[发明专利]一种岩石风化速度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8377.4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印;何晓燕;施文婧;王旭昭;李昌志;任明磊;姜晓明;李辉;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石风化速度的测定方法,利用首次发现的岩石风化作用起始阶段的显微风化特征即岩石破裂后在破裂面形成的微裂隙带不断向岩石内部延伸的自然现象,对岩石风化作用起止点和起止时间作出了明确定义;所述测定方法针对所述显微风化特征,采用显微观测技术、摄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对所述微裂隙带的宽度即岩石风化深度进行定量测量,解决了显微风化特征肉眼难以观测的技术难题;利用人类活动事件或地质事件将岩石破开(风化作用起始)的时间记录,确定所述风化作用的起始时间,解决了风化作用模拟时间难以延长到数十年以上的技术难题。所述测定方法容易掌握,测定结果准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风化 速度 测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岩石风化速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化速度是风化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形成的风化深度,是风化深度与风化作用时间之比,即:风化速度=风化深度/风化作用时间;所述风化深度是指岩石破裂后在破裂面产生的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在风化作用下向岩石内部延伸的垂直所述破裂面的直线距离,即以岩石破裂面上的任一点为岩石风化作用的起始点,以所述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向岩石内部延伸的最前端,即风化作用前缘为风化作用的终止点,在所述破裂面的垂向切面上,自所述终止点至所述岩石破裂面的垂直距离为岩石总风化深度,岩石风化带内的任一点至所述岩石破裂面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风化深度;所述风化作用时间是指风化作用的时间长度,是以岩石发生破裂的时间为岩石风化作用的起始时间,以检测样品的制作时间为岩石风化作用的终止时间,所述起始时间至所述终止时间的时间长度为岩石经历的总风化作用时间;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具有已知岩石破裂时间的采样点,针对选定岩石采集具有已知岩石破裂时间的岩石样品,制备检测样品,通过显微技术、摄像技术和图象处理技术针对检测对象进行样品检测,定量测定所述选定岩石和/或所述选定矿物的所述总风化深度和风化深度差值,然后利用已知的所述总风化作用时间或阶段风化作用时间计算出岩石的平均风化速度,平均风化速度的计算公式为:总风化作用时间=检测样品的制作时间-岩石破裂时间;平均风化速度=总风化深度/总风化作用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4837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称重仪表举证数据复现系统
- 下一篇:压力式液位温度一体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