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空气电池正极用多孔碳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6489.7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5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民;李婧;张益宁;王美日;聂红娇;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96 | 分类号: | H01M4/96;H01M4/88;C01B3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分级孔结构多孔碳材料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是碳材料具有相互贯通的分级孔结构分布,即具有适合放电产物沉积的中孔及适合氧、电解液传输的大孔结构。将该碳材料用作锂-空气电池电极材料,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碳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电池的放电比容量、电压平台及倍率放电能力,进而提高锂-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分级孔碳材料孔结构可调控且调控方式多样,可易于同时实现金属/金属氧化物的掺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电池 正极 多孔 材料 | ||
【主权项】:
一种锂‑空气电池正极用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具有相互贯通的分级孔结构,分级孔包括传质孔和沉积孔,沉积孔占总孔孔体积的40~95%,传质孔占总孔孔体积的4~55%,其余为孔径小于5nm的孔,沉积孔孔径为5~90nm,传质孔孔径为0.1~6um,传质孔间相互间距为0.1~8um,传质孔通过沉积孔相互连通,碳材料的总孔容为0.5~5cm3/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964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