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臭素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7282.3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康;苏福海;何雅娟;袁家龙;陈晓;符新亮;祁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天津市佰斯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5/36 | 分类号: | C07C35/36;C07C2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土臭素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由2,6-二甲基环己酮作为起始反应原料,首先与(R)-α-萘乙胺通过氨化反应生成亚胺化合物,该亚胺化合物与丁烯酮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丁基酮取代的亚胺化合物,随后在酸性条件下将萘乙基脱去生成环己酮衍生物,碱性条件下分子内关环生成α,β不饱和环己酮衍生物,再经环氧化,去保护与还原反应生成最终的目标化合物土臭素。本发明所提供的土臭素的合成方法步骤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反应原料价格低并且总体收率高(总收率大于50%),能够在保证产品纯度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产率且降低制备成本,因此非常适于批量(克级)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臭素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土臭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将作为原料的2,6‑二甲基环己酮加入到容器中,然后在室温下依次加入作为溶剂的甲苯,作为催化剂的四氯化钛和作为反应原料的(R)‑α‑萘乙胺,之后在搅拌下将上述反应液加热回流12~48小时,停止搅拌,将甲苯蒸出而得到粗品,粗品经过减压蒸馏得到2,6‑二甲基环己亚胺,即中间体1;2)将上述中间体1与丁烯酮在室温下混合,然后将上述反应液在室温下搅拌48~72小时,得到中间体2;3)将上述中间体2与三氟乙酸在室温下混合,然后将上述反应液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加入乙酸乙酯稀释,所得溶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至水相呈中性,水相丢弃,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上述有机相浓缩干并经过减压蒸馏而得到中间体3;4)将上述中间体3与甲醇和甲醇钠在室温下混合,然后将上述反应液在回流状态下搅拌5~10小时,降温至室温,将反应液浓缩干而得到粗品,将粗品经过减压蒸馏纯化而得到中间体4;5)将上述中间体4与丙酮在室温下混合,将反应体系降温至‑5℃,在‑5℃下分批加入二甲基二氧杂环丙烷,之后将上述反应液在‑5℃下搅拌10~12小时,然后自然升温至室温,将反应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干而得到粗品,将粗品用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中间体5;6)将上述中间体5与异丙醇在室温下混合,将反应液降温至零摄氏度,在零摄氏度下分批加入硼氢化钠,将上述反应液在零摄氏度下搅拌5~10小时,自然升温至室温,将反应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干而得到粗品,将粗品用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中间体6;7)将上述中间体6与二氯甲烷和吡啶在室温下混合,将反应体系降温至 零摄氏度,在零摄氏度下滴入甲磺酰氯,将上述反应液在零摄氏度下搅拌3~5小时,自然升温至室温,在室温下搅拌3~5小时,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溶液用水洗涤,水相丢弃,有机相浓缩干而得到中间体7;8)将上述中间体7与四氢呋喃在室温下混合,并在室温下加入氢化铝锂,将反应体系升温至回流,将上述反应液在回流温度下搅拌10~15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溶液用水洗涤,水相丢弃,有机相浓缩干而得到土臭素粗品,最后将粗品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而得到土臭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天津市佰斯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天津市佰斯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1728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音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玻璃陶瓷片制备泡沫陶瓷保温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