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热回收装置的双塔两级CO2吸附捕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0628.5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国丽荣;谭羽非;李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带热回收装置的双塔两级CO2吸附捕获系统,它涉及一种CO2吸附捕获系统。该系统解决现有烟道气的高温和CO2的低浓度问题。高温烟气管通过换热器与常温烟气管的一端连通,常温烟气管分别与第三阀和阀三连通,第三阀与第一塔的烟气入口连通,阀三与第二塔的烟气入口连通;缓冲的出气口的第七阀门的进口端连通,第七阀门的出口端分别通过阀二和第二阀连通,阀二与第二塔的烟气入口连通,第二阀与第一塔的烟气入口连通;缓冲罐的第二出气口与第九阀门的进气口连通,第九阀门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九阀和阀九连通,第九阀与第三塔的进气口连通,阀九与第四塔的进气口连通。本发明用于吸附捕获CO2。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装置 两级 co sub 吸附 捕获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带热回收装置的双塔两级CO2吸附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高温烟气管(1)、换热器(2)、常温烟气管(3)、第一塔(4)、第二塔(5)、第一出水管(6)、缓冲罐(7)、冷水管(8)、第三塔(9)、第四塔(10)、常温水管(11)、高温水管(12)、第一真空泵(13)、第二出水管(14)、第二真空泵(15)、集气罐(16)、第一阀(A1)、第二阀(A2)、第三阀(A3)、第四阀(A4)、第五阀(A5)、第六阀(A6)、第七阀(A7)、第八阀(A8)、第九阀(A9)、第十阀(A10)、第十一阀(A11)、第十二阀(A12)、第十三阀(A13)、第十四阀(A14)、阀一(B1)、阀二(B2)、阀三(B3)、阀四(B4)、阀五(B5)、阀六(B6)、阀七(B7)、阀八(B8)、阀九(B9)、阀十(B10)、阀十一(B11)、阀十二(B12)、阀十三(B13)、阀十四(B14)、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第三阀门(V3)、第四阀门(V4)、第五阀门(V5)、第六阀门(V6)、第七阀门(V7)、第八阀门(V8)、第九阀门(V9)、第十阀门(V10)、第十一阀门(V11)、第十二阀门(V12)、第十三阀门(V13)和第十四阀门(V14),第三阀门(V3)和第一真空泵(13)串联后与第四阀门(V4)并联组成阀组,高温烟气管(1)通过换热器(2)与常温烟气管(3)的一端连通,常温烟气管(3)分别与第三阀(A3)和阀三(B3)连通,第三阀(A3)与第一塔(4)的烟气入口连通,阀三(B3)与第二塔(5)的烟气入口连通;第一塔(4)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排气管(4‑1)和第一排CO2管(4‑2),第一排气管(4‑1)上设有第五阀(A5),第一塔(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A1)与第一出水管(6)的一端连通,第一出水管(6)上设有第二阀门(V2),第一排CO2管(4‑2)上设有第四阀(A4),第四阀(A4)的出口端与阀组的进口端连通;第二塔(5)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二排气管(5‑1)和第二排CO2管(5‑2),第二排气管(5‑1)上设有阀五(B5),第二塔(5)的出水口通过阀一(B1)与第一出水管(6)的一端连通,第二排CO2管(5‑2)上设有阀四(B4),阀四(B4)的出口端与阀组的进口端连通,阀组的出口端通过第十阀门(V10)与缓冲罐(7)的第一进气口连通;缓冲罐(7)的出气口的第七阀门(V7)的进口端连通,第七阀门(V7)的出口端分别通过阀二(B2)和第二阀(A2)连通,阀二(B2)与第二塔(5)的烟气入口连通,第二阀(A2)与第一塔(4)的烟气入口连通;冷水管(8)分别与第七阀(A7)、阀七(B7)、第十四阀(A14)和阀十四(B14)连通,第七阀(A7)与第一塔(4)的进水口连通,阀七(B7)与第二塔(5)的进水口连通,第十四阀(A14)与第三塔(9)的进水口连通,阀十四(B14)与第四塔(10)的进水口连通;常温水管(11)通过换热器(2)与高温水管(12)的一端连通,高温水管(12)上设有第一阀门(V1),第一阀门(V1)的出口端分别与第六阀(A6)、阀六(B6)、第十三阀(A13)和阀十三(B13)连通,第六阀(A6)与与第一塔(4)的进水口连通,阀六(B6)与第二塔4的进水口连通,第十三阀(A13)与第三塔(9)的进水口连通,阀十三(B13)与与第四塔(10)的进水口连通;缓冲罐(7)的第一出气口与第八阀门(V8)的进气口连通,第八阀门(V8)的出气口分别与第十阀(A10)和阀十(B10)连通,第十阀(A10)与第三塔(9)的进气口连通,阀十(B10)与第四塔(10)的进气口连通;缓冲罐(7)的第二出气口与第九阀门(V9)的进气口连通,第九阀门(V9)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九阀(A9)和阀九(B9)连通,第九阀(A9)与第三塔(9)的进气口连通,阀九(B9)与第四塔(10)的进气口连通;第三塔(9)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三排气管(9‑1)和第三排CO2管(9‑2),第三排气管(9‑1)上设有第十二阀(A12),第三塔(9)的出水口通过第八阀(A8)与第二出水管(14)的一端连通,第二出水管(14)上设有第十二阀门(V12),第三排CO2管(9‑2)上设有第十一阀(A11),第十一阀(A11)的出口端与第六阀门(V6)或第十一阀门(V11)的进口端连通,第十一阀门(V11)的出口端通过第五阀门(V5)与集气罐(16)连通,集气罐(16)的出口管上设有第十三阀门(V13);第四塔(10)的顶端分别设有第四排气管(10‑1)和第四排CO2管(10‑2),第四排气管(10‑1)上设有阀十二(B12),第四塔(10)的出水口通过阀八(B8)与第二出水管(14)的一端连通,第四排CO2管(10‑2)上设有阀十一(B11),阀十一(B11)的出口端与第六阀门(V6)或第十一阀门(V11)的进口端连通,第六阀门(V6)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真空泵(15)与第十四阀门(V14)的进口端连通,第十四阀门(V14)的出口端与缓冲罐(7)的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一塔(4)、第二塔(5)、第三塔(9)和第四塔(10)内均填充活性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206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