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厌氧干发酵技术处理水稻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3161.X | 申请日: | 201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马放;赵光;杨基先;王哲;庞长泷;赵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1/04;C12R1/07;C12R1/41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李妙英 |
地址: | 214205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应用厌氧干发酵技术处理水稻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涉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水稻秸秆厌氧发酵,采集正常产气沼气池的产酸菌群进行富集驯化,以30%的接种量30℃启动运行厌氧反应器,连续运行80-120天,取反应器内的发酵液离心10min后、高温高压灭菌,以体积比1:1与常规的产絮培养基混合,接种8%的产絮菌,获得生物絮凝剂,此方法可高效利用水稻秸秆发酵液制取生物絮凝剂,实现了廉价底物制取生物絮凝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将来大规模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应用,实现废弃物的高值能源转化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厌氧干 发酵 技术 处理 水稻 秸秆 制取 生物 絮凝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厌氧干发酵技术处理水稻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将水稻秸秆处理为3~5厘米段,以初始干物质浓度为20%厌氧发酵;2)在厌氧反氧器内先通入高纯氮气15 min以上,驱除厌氧反应器内的溶解氧使体系内氧化还原电位低于‑250 mV;3)采集正常产气沼气池的产酸菌群进行富集驯化,以30%的接种量30℃启动运行厌氧反应器,连续运行80‑120天;4)取厌氧反应器内的发酵液离心10 min以上,高温高压灭菌后与传统产絮培养基以体积比1:1混合获得复合培养基,所述传统产絮培养基1L中包含:葡萄糖10 g、酵母提取物0.5 g、尿素0.5 g、K2HPO4 5 g、KH2PO4 2 g、MgSO4 0.2 g、NaCl 0.1 g、调节pH7.0~7.2;5)在复合培养基中接种产絮菌F+后获得生物絮凝剂,所述的产絮菌F+是用黑龙江省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分离的产絮菌F2(Rhizobium radiobacter)和F6(Bacillussphaericus)等体积比1:1混合形成的复合产絮菌F+,接种量为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2316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