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表层调查资料约束的大炮初至综合建模静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9724.6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冯发全;张宇生;王海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天语;周慧麟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无表层调查资料约束的大炮初至综合建模静校正方法是地球物理勘探的地震勘探数据的表层建模及静校正处理方法,利用野外地震采集资料生成文件,对炮点进行井深深度校正,得到炮点激发面的高程,先对所有炮点记录拾取一定排列范围内的初至时间,然后在共共中心点道集上进行折射分层,计算折射层速度和检波点接收高程位置处、炮点激发高程位置处的延迟时间;同时利用该数据库进行层析反演,得到该测线的空间速度模型,从该模型中提取与分析折射层对应的高速速度界面,可得到高速层界面以上的表层厚度,然后利用折射分析的速度、延迟时以及表层厚度,计算出折射层以上的平均表层速度,定义静校正的基准面和速度参数,计算出基准面静校正,本发明静校正量用于地震资料的处理消除表层对地震资料成像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层 调查 资料 约束 大炮 综合 建模 校正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无表层调查资料约束的大炮初至综合建模静校正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实现:1)根据野外实际地震采集资料和测量成果整理生成测线的炮点、检波点和关系文件;2)对炮点地面高程进行井深激发深度校正,采用公式Z′s=Zs-Hs计算,其中:Z′s为炮点激发面高程,Zs为炮点原始地面高程,Hs为炮点激发深度;3)对全部生产炮记录拾取偏移距范围内的初至时间;4)在共中心点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然后在检波点地面高程ZR和炮点激发面高程Zs′构成的数据体上,用互换速度分析方法计算折射速度,然后采用高斯—赛德尔方法计算延迟时,得到每一个检波点和炮点的折射速度和延迟时;5)对测线的大炮初至数据采用层析反演方法进行层析反演,得到测线近地表的速度空间模型,然后根据折射分析得到的折射速度,从速度空间模型数据中逐点提取各检波点和炮点位置处与折射速度相等时对应的高程,作为折射层界面高程;6)把提取的折射层界面高程作为折射反演的约束参数,利用延迟时和折射速度计算出折射层以上的表层平均速度,得到每一个检波点地面和炮点激发面处的表层平均速度、高速顶界面高程、高速速度,建立整个测线的等效表层模型;7)采用以下公式对检波点基准面静校正计算:
式中:TRj为检波点基准面静校正,j为检波点编号;ED为全区定义的水平基准面高程;ZRG,j为检波点j处的高速顶界面高程;ZR,j为检波点j的地表高程;VR为全区定义的填充速度;Vrw,j为检波点j处的表层平均速度; 8)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炮点基准面静校正量:
式中:TSr为炮点r点的基准面静校正;r表示测线内炮点的位置编号,范围为第一炮1到最后一炮n;ED为全区定义的水平基准面高程;ZSG,r为炮点r处的高速顶界面高程;Z'S,r为炮点r激发面的高程;VR为全区定义的填充速度;Vsw,r为炮点r处的表层平均速度(折射界面到炮点激发面之间的平均速度;9)将计算得到的检波点基准面静校正和炮点基准面静校正用于地震资料的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2972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对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确定炮检点组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