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其野外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506.X | 申请日: | 201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婷婷;林君;史文龙;蒋川东;万玲;齐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4 | 分类号: | G01V3/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参考线圈的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其野外工作方法,由计算机配置发射机和各接收机的工作参数,各接收机的工作模式可以在核磁共振测量模式和带参考核磁共振测量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每个接收机均可连接一个接收线圈和一个参考线圈,参考线圈个数的选取可依据当地环境噪声水平而定,最多可连接8个参考线圈,在使用带有参考线圈的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进行探测时,通过自适应消噪算法对所取得的核磁共振信号数据进行消噪处理,通过多通道测量方式实现对地下水体的二维探测,在有效提高探测的横向分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核磁共振信号的信噪比,有利于在复杂地貌条件下和噪声较大环境下对测区进行核磁共振探测。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核磁共振 地下水 探测仪 及其 野外工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带有参考线圈的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1)、发射机(2)、发射线圈(44)、第1接收线圈(11)、第2接收线圈(12)、第3接收线圈(13)、第4接收线圈(14)、第5接收线圈(15)、第6接收线圈(16)、第7接收线圈(17)、第8接收线圈(18)、第1接收机(3)、第2接收机(4)、第3接收机(5)、第4接收机(6)、第5接收机(7)、第6接收机(8)、第7接收机(9)、第8接收机(10)、第1参考线圈(19)、第2参考线圈(20)、第3参考线圈(21)、第4参考线圈(22)、第5参考线圈(23)、第6参考线圈(24)、第7参考线圈(25)和第8参考线圈(26),其中,计算机(1)通过发射机通讯接口(27)与发射机(2)连接,计算机(1)通过接收机输入通讯接口(38)与第1接收机(3)的接收机输入通讯接口(38)连接,第1接收机(3)通过接收机输出通讯接口(37)与第2接收机(4)的接收机输入通讯接口(38)连接,第2接收机(4)通过接收机输出通讯接口(37)与第3接收机(5)的接收机输入通讯接口(38)连接,第3接收机(5)通过接收机输出通讯接口(37)与第4接收机(6)的接收机输入通讯接口(38)连接,第4接收机(6)通过接收机输出通讯接口(37)与第5接收机(7)的接收机输入通讯接口(38)连接,第5接收机(7)通过接收机输出通讯接口(37)与第6接收机(8)的接收机输入通讯接口(38)连接,第6接收机(8)通过接收机输出通讯接口(37)与第7接收机(9)的接收机输入通讯接口(38)连接,第7接收机(9)通过接收机输出通讯接口(37)与第8接收机(10)的接收机输入通讯接口(38)连接,发射机(2)通过发射机信号同步采集接口(29)与第1接收机(3)的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入接口(40)连接,第1接收机(3)通过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出接口(43)与第2接收机(4)的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入接口(40)连接,第2接收机(4)通过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出接口(43)与第3接收机(5)的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入接口(40)连接,第3接收机(5)通过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出接口(43)与第4接收机(6)的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入接口(40)连接,第4接收机(6)通过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出接口(43)与第5接收机(7)的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入接口(40)连接,第5接收机(7)通过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出接口(43)与第6接收机(8)的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入接口(40)连接,第6接收机(8)通过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出接口(43)与第7接收机(9)的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入接口(40)连接,第7接收机(9)通过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出接口(43)与第8接收机(10)的接收机信号同步采集输入接口(40)连接,发射机(2)通过核磁共振发射线圈接口(33)与发射线圈(44)连接,第1接收线圈(11)通过核磁共振接收线 圈接口(34)与第1接收机(3)连接,第2接收线圈(12)通过核磁共振接收线圈接口(34)与第2接收机(4)连接,第3接收线圈(13)通过核磁共振接收线圈接口(34)与第3接收机(5)连接,第4接收线圈(14)通过核磁共振接收线圈接口(34)与第4接收机(6)连接,第5接收线圈(15)通过核磁共振接收线圈接口(34)与第5接收机(7)连接,第6接收线圈(16)通过核磁共振接收线圈接口(34)与第6接收机(8)连接,第7接收线圈(17)通过核磁共振接收线圈接口(34)与第7接收机(9)连接,第8接收线圈(18)通过核磁共振接收线圈接口(34)与第8接收机(10)连接,第1参考线圈(19)通过参考线圈接口(41)与第1接收机(3)连接,第2参考线圈(20)通过参考线圈接口(41)与第2接收机(4)连接,第3参考线圈(21)通过参考线圈接口(41)与第3接收机(5)连接,第4参考线圈(22)通过参考线圈接口(41)与第4接收机(6)连接,第5参考线圈(23)通过参考线圈接口(41)与第5接收机(7)连接,第6参考线圈(24)通过参考线圈接口(41)与第6接收机(8)连接,第7参考线圈(25)通过参考线圈接口(41)与第7接收机(9)连接,第8参考线圈(26)通过参考线圈接口(41)与第8接收机(10)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4450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