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缓释性能的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8406.4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颜辉;李绍群;江明珠;段艳波;贾俊强;吴琼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2 | 分类号: | A61L27/12;A61L27/02;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缓释性能的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1)混合浆料的制备:将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与不同孔径的介孔二氧化硅混合分散于5~15wt%人工合成高分子溶液中,获得混合浆料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50%;(2)大孔/介孔支架的制备:将聚氨酯海绵浸泡于步骤(1)的混合浆料中,挤压除去气泡,使混合浆料进入聚氨酯海绵中,去除多余浆料室温晾干后,干燥除去多余水分,采用程序升温方式将多孔支架置于管式炉中煅烧,获得具有缓释性能的骨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备骨修复材料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利于实现产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性能 修复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缓释性能的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1)混合浆料的制备将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与不同孔径的介孔二氧化硅混合分散于5~15wt%聚乙烯醇溶液中,其中介孔二氧化硅与羟基磷灰石质量比例为(30~100):100,机械搅拌5~120min,超声分散5~30min,获得混合浆料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50%;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分为三种:小于10nm,10~20nm,大于20nm;所述聚乙烯醇分子量为50000~100000;(2)大孔/介孔支架的制备将聚氨酯海绵浸泡于步骤(1)的混合浆料中,所述聚氨酯海绵的规格为15~50PPI,挤压除去气泡,使浆料进入聚氨酯海绵中,去除多余浆料室温晾干后,重复填充2~5次,于60~100℃干燥5~24h除去多余水分,采用程序升温方式将填充浆料的聚氨酯海绵置于管式炉中煅烧,升温程序为25~100℃,1h;100~600℃,500min;600℃维持30min;600~1000℃,2h;1000℃维持2h;获得具有缓释性能的骨修复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4840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激振荡喷嘴及带有该喷嘴的过滤器脉冲反吹清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用膏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