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协同治疗效果和高载药量的多组分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4796.4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梦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19 | 分类号: | A61K31/519;A61K31/4745;A61K31/3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有协同治疗效果和高载药量的多组分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甲氨蝶呤,10-羟基喜树碱和紫杉醇三种疏水抗癌药物质量比为1:1:1溶解于二甲亚砜中,超声5分钟,使之形成浓度为3mg/mL混合溶液;步骤2)取体积为400μL的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超纯水中,磁力搅拌,获得多组分纳米药物的悬浮液;步骤3)在所述多组分纳米药物悬浮液中加入浓度为1mg/mL,体积为300μL的聚马来酸酐18碳烯-聚乙二醇,超声分散5分钟,静置3小时。本发明简单有效,重复性强,可控性好,普适性强,为癌症领域中应用于多药协同治疗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治疗 效果 药量 组分 纳米 药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有协同治疗效果和高载药量的多组分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甲氨蝶呤,10‑羟基喜树碱和紫杉醇三种疏水抗癌药物质量比为1:1:1溶解于二甲亚砜中,超声5分钟,使之形成浓度为3 mg/mL混合溶液;步骤2)取体积为400 μL的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超纯水中,磁力搅拌,获得多组分纳米药物的悬浮液;步骤3)在所述多组分纳米药物悬浮液中加入浓度为1 mg/mL,体积为300 μL的聚马来酸酐18碳烯‑聚乙二醇,超声分散5分钟,静置3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6479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