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高碳钢铸坯凝固质量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4888.9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林;曹树卫;赵自义;张景宜;石成刚;吴红广;贺瑞飞;赵振华;杜亚伟;王翠娜;王小平;张晓锋;孙汝林;任兵;杨成华;董光欣;王家胜;杨雅玲;张全刚;雍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C22C33/04;B22D11/00;B22D11/111;C21D8/06;B21B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5004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高碳钢铸坯凝固质量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流程,1、100t转炉2、100t-LF精炼炉3、150mm×150mm小方坯连铸4、加热炉5、高速线材轧机轧制盘条,本发明通过优化连铸过程中二冷比水量、二冷区冷却水在各个冷却段的分配、钢水过热度、连铸拉速等工艺参数,改善连铸坯内部质量。本发明通过控制连铸过程中中间包钢水过热度、连铸拉速、控制二冷区比水量,二冷冷却水分配采用先强冷、后弱冷的冷却方式,既减轻了中心偏析,也改善了中心疏松与缩孔。本发明减轻了连铸过程中存在的中心偏析、中心疏松和中心缩孔等内部缺陷,较好地解决了因铸坯内部缺引起的高碳钢盘条拉拔脆断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高碳钢 凝固 质量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改善高碳钢铸坯凝固质量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流程,1、100t转炉2、100t‑LF精炼炉3、150mm×150mm小方坯连铸4、加热炉5、高速线材轧机轧制盘条,其特征在于:一、100t转炉工艺1)将废钢喂入100t转炉,生产出铁水,废钢为非机械零件;2)出钢水中C≥0.50%,P≤0.010%;出钢水时挡渣次数为两次,出钢水时不使用大炉口和出钢口下渣;3)要求钢包清洁无冷钢,红包出钢;4)出钢采用硅锰合金和电石脱氧,生产出的钢水进入100t‑LF精炼炉节点;二、100t‑LF精炼炉工艺钢水到站,先加强脱氧剂硅钙或硅钙钡铝进行脱氧;精炼时间≥ 45min,白渣保持时间≥ 15min;出钢前7min内严禁加合金及辅料;钙线喂入量≤ 3.0m/t;喂线后软搅拌时间≥ 8min,经精炼炉精炼的钢水进入小方坯连铸工艺节点;三、150mm×150mm小方坯连铸工艺1)大包在等待上钢期间,进行吹Ar,软搅拌至吊包;2)全程保护浇注,确保长水口Ar封,使用长水口密封垫密封,并保证长水口在结晶器中;3)中包内加双层覆盖剂:下层为中性覆盖剂,双层为高品质碳化稻壳;4)连铸温度≤30℃,拉速≤ 2.30 m/min,铸造时足辊段水量为130~210 L/min,一段水量为70~120 L/min,二、三段水量为40~80 L/min;四、加热炉工艺加热炉加热段和均热段温度控制、开轧温度控制、轧机温度控制、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减定径入口温度控制及吐丝温度控制等严格执行内控;五、高速线材轧机轧制工艺采用斯太尔摩风冷线工艺,入口段辊道速度为8~60m/min;出口段辊道速度为5m/min;风机开启台数、风机开口度及保温罩开启情况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轧制出盘条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8488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 下一篇:锰及锰合金粉尘回收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