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油缸活塞杆快速随动的油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3595.X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8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5B21/00 | 分类号: | F15B21/00;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油缸活塞杆快速随动的油路系统,包括供油路、回油路、换向阀和两个工作油路,所述换向阀的进油口与供油路连通,所述换向阀的回油口与回油路连通,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通过两个工作油路与油缸的两个工作油腔一一对应连通,还包括连通两个工作油路的旁油路,所述旁油路上设有旁路阀;容积减小的工作油腔排出的油不能补足容积加大的工作油腔需要的油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补油路,不足的部分油由回油路通过补油路吸入补足;本实用新型使油缸活塞杆随动时,油通过的路径最短,并且避免了油通过液阻较大的换向阀阀芯,从而能满足油缸活塞杆快速随动的工艺要求,并且本实用新型改动小,最大程度的节约了设备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活塞杆 快速 油路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实现油缸活塞杆快速随动的油路系统,包括供油路(1)、回油路(2)、换向阀(3)和两个工作油路(4),所述换向阀(3)的进油口(P)与供油路(1)连通,所述换向阀(3)的回油口(T)与回油路(2)连通,所述换向阀(3)的两个工作油口(A、B)通过两个工作油路(4)与油缸(5)的两个工作油腔一一对应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两个工作油路(4)的旁油路(6),所述旁油路(6)上设有旁路阀(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未经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0359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