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连接器的双重接地和防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6709.6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生;张文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连接器的双重接地和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套、一外套、编织屏蔽层和接地外壳,所述内套套体的首端设有至少两个接触弹片,接触弹片沿中空圆柱的径向向外翻折,外套套体的首端对应于内套套体首端的接触弹片开设有防转卡槽,外套套体尾端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卡点,接地外壳尾端的内壁上对应于外套套体尾端的卡点开设有卡槽,所述内套套体穿设在外套套体中,编织屏蔽层设于内套和外套之间,接地外壳设于外套外,接触弹片嵌于防转卡槽中,且接触弹片与接地外壳内壁接触,卡点探入接地外壳的卡槽中且与接地外壳内壁接触,此结构既能保证编织屏蔽层可靠接地,又能阻止编织屏蔽层和导线线束在接地外壳内转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双重 接地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线束连接器的双重接地和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套、一外套、编织屏蔽层(2)和接地外壳;其中,所述内套包括一内套套体(7),该内套套体(7)为一两端敞口的中空圆柱,两端敞口通过中空腔体导通,所述内套套体(7)在长度方向上区分为一首端和一尾端,在内套套体(7)的首端设有至少两个接触弹片(8),该接触弹片(8)在内套套体(7)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接触弹片(8)沿内套套体(7)的径向向外翻折;所述外套包括一外套套体(9),该外套套体(9)为一两端敞口的中空圆柱,两端敞口通过中空腔体导通,所述外套套体(9)在长度方向上区分为一首端和一尾端,在外套套体(9)的首端对应于内套套体(7)首端的接触弹片(8)开设有防转卡槽(10),该防转卡槽(10)为开设在外套套体(9)首端上的凹槽,所述防转卡槽(10)数量与接触弹片(8)相同,且在外套套体(9)首端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在外套套体(9)尾端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卡点(11),该卡点(11)凸出于外套套体(9)外侧,且在外套套体(9)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所述接地外壳区分为一首端和一尾端,接地外壳尾端的内壁上对应于外套套体(9)尾端的卡点(11)开设有卡槽(12),该卡槽(12)为开设在接地外壳尾端内壁上的凹槽,卡槽(12)数量与卡点(11)数量相同,且在接地外壳内壁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所述内套套体(7)穿设在外套套体(9)中,编织屏蔽层(2)设于内套和外套之间,接地外壳设于外套外,接触弹片(8)嵌于防转卡槽(10)中,且接触弹片(8)与接地外壳内壁接触,卡点(11)探入接地外壳的卡槽(12)中且与接地外壳内壁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0670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加热烘烤装置
- 下一篇:圆排机的自动拉小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