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3319.6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何西波;尹晓峰;巨亚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B3/00 | 分类号: | H05B3/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旭辉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加热器,包括中空通水冷却结构的主反射器(1)、侧反射器(2)、电源汇流机构(4)和冷却水箱(8),还包括石墨加热元件(3)、绝缘机构(5)、集水器(6)、安装支撑机构(7)和补偿端(9)。本实用新型根据石便于多组加热模块的串联,可以满足平板、圆柱形、圆锥形等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体的加热需要,可提供的最大加热热流超过3000kW/m2,最大加热热流变化率超过200kW/m2/s,并可以按照设定的控制曲线进行精确控制,弥补了石英灯加热器和国内现有石墨加热器的不足,能够满足高热流试验的加热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加热器 | ||
【主权项】:
一种石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反射器(1)、侧反射器(2)、石墨加热元件(3)、电源汇流机构(4)、绝缘机构(5)、集水器(6)、安装支撑机构(7)、冷却水箱(8)和补偿端(9);其中主反射器(1)、侧反射器(2)、电源汇流机构(4)和冷却水箱(8)均为中空通水冷却结构,均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石墨加热元件(3)为细长U型结构,主反射器(1)和侧反射器(2)均为平板式结构,其尺寸与石墨加热元件(3)相匹配,绝缘机构(5)为方U型结构,主反射器(1)的两端连接固定有2个绝缘机构(5);在2个绝缘机构(5)之间平行设置有2组集水器(6),一组为进水集水器(6),一组为排水集水器(6),两件结构完全相同,中均设有一个内径较大的水管接口,内径较大的水管接口两边设有6个内径较小的水管接口,每组集水器(6)通过与其上下两端焊接固定的2个安装支撑机构(7)与2个绝缘机构(5)相对的一侧U型壁固定连接;2个绝缘机构(5)的外侧U型壁分别和2个电源汇流机构(4)、1个冷却水箱(8)固定连接;2个绝缘机构(5)的两侧U型端面上各固定连接一个侧反射器(2);电源汇流机构(4)通过其下部的支撑杆(41)和绝缘机构(5)的外侧U型壁固定连接,电源汇流机构(4)的一侧为加热元件安装面(42),加热元件安装面(42)配打螺纹孔,通过螺钉与石墨加热元件(3)的两个电极(31)固定连接;补偿端(9)正对石墨加热元件(3)的一面上配打腰形孔,通过双耳结构与石墨加热元件(3)的U型底端连接固定,另一端为螺栓杆;冷却水箱(8)外形为长方体,其一面设置有滑槽(81),与滑槽(81)相邻面设有螺栓杆,通过螺栓杆与绝缘机构(5)的外侧U型壁固定连接,通过滑槽(81)与补偿端(9)的双耳结构连接;补偿端(9)通过螺栓杆与石墨加热元件(3)的U型底部固定连接;安装后主 反射器(1)、侧反射器(2)和石墨加热元件(3)呈平行设置;进水集水器(6)内径较大的水管接口为进水口,连接外部进出水管,内径较小的6个水管接口分别与冷却水箱(8)、主反射器(1)和2个侧反射器(2)、2个电源汇流机构(4)的各个进水口通过软管相连接,排水集水器(6)内径较大的水管接口与排水管相连,内径较小的6个水管接口分别与电源汇流机构(4)、冷却水箱(8)、主反射器(1)和2个侧反射器(2)的各个出水口通过软管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4331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超耐磨催化剂专用阀
- 下一篇:智能化电磁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