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篦可升降生物质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561.0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9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田发科;何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蓝焰生态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1;F24B1/193;F24B1/189;F24B1/197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炉篦可升降生物质炉,包括炉外膛、炉内膛、炉篦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由四根活动条互相铰连而成,一号、二号活动条的铰连处与炉篦相连接,三号、四号活动条的铰连处与炉座相连接,通过调节升降机构来改变炉篦到锅脐的距离,使锅底在火焰最佳温度范围内使用;拦火圈位于上盖板、锅圈之间,其截面呈倒立的等腰梯形,拦火圈使高温烟气和火焰在灶内形成环流,直接扑向锅底,使燃料中的炭和烟气中的可燃气体、固体微粒得以充分燃烧,增大了锅底的受热面积,延长了火焰和高温烟气在灶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热效率,达到了最佳加热效果。本设计调节方式简便,适合多种燃料燃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秸秆综合化利用中的理想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篦可 升降 生物 | ||
【主权项】:
一种炉篦可升降生物质炉,包括炉外膛(1)、炉内膛(2)、炉篦(3)与升降机构(4),所述炉外膛(1)的顶部与锅圈(14)相连接,炉外膛(1)的底部与炉座(9)相连接,炉外膛(1)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炉内膛(2),所述炉内膛(2)包括锥形助燃器(21)与柱形燃烧腔(22),锥形助燃器(21)的顶部通过上盖板(6)与炉外膛(1)的侧壁相连接,炉外膛(1)侧壁上近上盖板(6)的部位设置有烟道(13),锥型助燃器(21)的底部与柱形燃烧腔(22)的顶部相连接,柱形燃烧腔(22)的底部设置有炉篦(3),炉篦(3)的下方设置有灰室(7),炉篦(3)的底部与升降机构(4)相连接,锥型助燃器(21)的侧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助燃风孔(23),柱形燃烧腔(22)的侧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进风孔(24),且在炉外膛(1)、炉内膛(2)之间形成有二次风道(11),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一号活动条(41)、二号活动条(42)、三号活动条(43)与四号活动条(44),一号活动条(41)的两端分别与二号活动条(42)的一端、四号活动条(44)的一端相铰连,二号活动条(42)的另一端、四号活动条(44)的另一端分别与三号活动条(43)的两端相铰连,所述一号活动条(41)、二号活动条(42)的铰连处经上支撑条(34)与炉篦(3)相连接,所述三号活动条(43)、四号活动条(44)的铰连处经下支撑条(91)与炉座(9)相连接,所述二号活动条(42)、三号活动条(43)的铰连处与挡板(45)的一侧相接触,挡板(45)另一侧的正中部位固定有螺母(49),螺母(49)的内部与推杆(46)的一端螺纹配合,推杆(46)的另一端与手柄(48)相连接,推杆(46)上近手柄(48)的部位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柱(47),挡柱(47)与炉外膛(1)侧壁上设置的定位孔(12)相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蓝焰生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蓝焰生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2875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