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垂直导桩式浮防波堤的近海一体化开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7742.1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钱学生;邱思妍;朱月萱;赵清清;武文静;周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B9/00;E02B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垂直导桩式浮防波堤的近海一体化开发平台,该平台是由矩形浮箱(1)、波浪能发电模块(7)、太阳能发电模块(8)、风能发电模块(9)、海流潮流能发电模块(10)、盐差能发电模块(11)、温差能发电模块(12)等共同组成。该技术是以垂直导桩式浮防波堤为主体,将波浪能发电模块(7)、太阳能发电模块(8)、风能发电模块(9)、海流潮流能发电模块(10)等集成在一个共同的开发平台上。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波浪能、风能、太阳能、海流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等近海新能源资源,将其转化为电能,提高了海洋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垂直 导桩式浮 防波堤 近海 一体化 开发 平台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垂直导桩式浮防波堤的近海一体化开发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矩形浮箱(1)、导桩限位孔(2)、垂直导桩(3)、钢架(4)、悬臂限位孔(5)、悬臂(6)、波浪能发电模块(7)、太阳能发电模块(8)、风能发电模块(9)和海流潮流能发电模块(10),所述矩形浮箱(1)为主体,由垂直导桩(3)通过导桩限位孔(2)固定在近海海底的土层或基岩上并通过钢架(4)连接,在钢架(4)上安装有带齿槽的悬臂(6)并通过悬臂限位孔(5)穿过矩形浮箱(1),波浪能发电模块(7)、太阳能发电模块(8)、风能发电模块(9)安置于矩形浮箱(1)的上部,而海流潮流能发电模块(10)则在矩形浮箱(1)的下方,浸入海水之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29774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肢内收外展训练机
- 下一篇:使用半导体装置使母线电压放电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