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无内胎轮胎胎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6660.7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新(漳州)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5/024 | 分类号: | B60C15/0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无内胎轮胎胎唇结构,其中:该胎唇宽度大于11mm,胎唇相对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有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胎唇的外缘处切线与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第二夹角为胎唇的近中缘处切线与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第二夹角大于第一夹角。如此设置,当摩托车无内胎轮胎在一定速度及载重下行驶时,胎唇部受力面积大,摩托车无内胎轮胎与轮辋之间相对运动时,轮胎与轮辋的配合搭接较紧密,可降低摩托车无内胎轮胎漏气指数,有效的提升摩托车无内胎轮胎的保气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内胎 轮胎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摩托车无内胎轮胎胎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胎唇宽度大于11mm,胎唇相对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有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胎唇的外缘处切线与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第二夹角为胎唇的近中缘处切线与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第二夹角大于第一夹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新(漳州)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正新(漳州)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31666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进式蛋糕3D打印笔
- 下一篇:一种面条制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