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回馈主动控制式气压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7013.4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乔军奎;齐志权;黄健;吕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3/66 | 分类号: | B60T13/66;B60T8/176;B60L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量回馈主动控制式气压制动系统,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馈的气压制动系统,属于电动汽车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高压气压产生模块、气压主动控制模块、ABS模块。高压气体产生模块用于产生一定压力下的整车用高压气体。气压主动控制模块包括踏板位移传感器、制动踏板、制动阀、制动控制器、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制动力的理想分配和能量回收率的最大化。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双控比例继动阀实现前后轴制动力和驱动轴电机制动力和机械制动力主动实时精确分配。同时也可保证在双控比例继动阀电控部分失效时,启动常规制动方式,保证制动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对象是具有气压制动系统的电动车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回馈 主动 控制 气压 制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能量回馈主动控制式气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气压产生模块(44)、气压主动控制模块(45)、ABS模块(46);所述的高压气体产生模块(44)用于产生一定压力下的整车用高压气体,所述的一定压力是指压力范围在0.7MPa—1.1MPa之间;所述的气压主动控制模块(45)包括踏板位移传感器(10)、制动踏板(11)、制动阀(12)、制动控制器(13)、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14)、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35);所述的制动阀(12)开有用于前桥气体流动的上腔和后桥气体流动的下腔;上腔和下腔各有一个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的制动控制器(13)用于实现再生制动控制策略;通过电控和气控两种方式调节出口的气体压力是通过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14)和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35)实现的,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14)用于调节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14)的出口压力,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35)用于调节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35)的出口压力;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14)和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35)结构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的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14)和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35)选用双控比例继动阀;所述的双控比例继动阀包括出气口(36)、双控比例继动阀阀体(37)、电信号(38)、电控比例阀(39)、低压进气口(40)、高压进气口(41)、继动阀(42)、气压传感器(43);所述的电控比例阀(39)上开有用于低压气体通过的上腔和用于高压气体通过的下腔;所述的继动阀(42)开有三个输入口,第一输入口用于连接电控比例阀(39)的上腔,第二输入口用于连接电控比例阀(39)的下腔,第三输入口用于连接高压进气口(41);低压进气口(40)与电控比例阀(39)上腔的输入口相连,电控比例阀(39)上腔的输出口连接继动阀(42)的第一输入口,高压进气口(41)与电控比例阀(39)下腔的第二输入口相连,电控比例阀(39)下腔的输出口连接继动阀(42)的第三输入口,高压进气口(41)与继动阀(42)的输入口相连,继动阀(42)的输出口连接出气口(36);气压传感器(43)在连接继动阀(42)的输出口与出气口(36)的管路上;所述的电信号用于输出气压传感器(43)的信号和输入电控比例阀(39)的控制信号;所述的气压主动控制模块(45)各零部件的连接如下,前桥储气筒(8)的输出口连接制动阀(12)上腔的输入口,制动阀(12)上腔的输出口连接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14)的低压进气口(40),前桥储气筒(8)输出口也直接连接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14)的高压进气口(41);后桥储气筒(9)的输出口连接 制动阀(12)下腔的输入口,制动阀(12)下腔的输出口连接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35)的低压进气口(40),后桥储气筒(9)输出口也直接连接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35)的高压进气口(41);制动踏板(11)连接制动阀(12);踏板位移传感器(10)位于制动踏板(11)上;制动控制器(13)用于接收踏板位移传感器(10)的信号和发送前桥双控比例继动阀(14)、后桥双控比例继动阀(35)的控制信号;所述的ABS模块(46)包括ABS控制器(22)、右前轮ABS阀体(17)、左前轮ABS阀体(19)、左后轮ABS阀体(28)、右后轮ABS阀体(33)、右前轮轮速传感器(15)、左前轮轮速传感器(21)、左后轮轮速传感器(27)、右后轮轮速传感器(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3370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柱内饰板的加强结构
- 下一篇:木材机器气动阻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