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声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8981.X | 申请日: | 201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0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贵;王子昂;刘莞欣;冷培元;利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莞欣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消声换热器是采用小孔喷注分割、反相对冲、热声效应等先进消声原理和复合式消声理论以及强化传热技术,由9个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圆管套装在一个轴线上,两端通过导管和堵板形成4个圆环筒形内燃机排气放热消声通道和4个圆环筒形冷工质吸热通道,突出将气流流道与噪声流场分开、噪声波反相的气流分割掺混、逐步降低噪声气流温度的结构流道,再通过两端加装的冷、热工质进出口和热工质膨胀腔,实现内燃机排气余热、余压能量及噪声能回收,排气能量回收率达80%以上。主换热体还可用于燃气轮机及外燃机的回热器或分布式能源的排气热交换器,以及大容量温差发电、醇类重整制氢、熔盐蓄热等多种余热利用功能,装置适应多种热回收方式。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 换热器 | ||
【主权项】:
消声换热器,包括保温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热工质入口(2)、热工质出口(3)和冷工质入口(4)、冷工质出口(5),壳体(1)内设有8个长度和直径不等的同心管套装并通过导出管(6)和导入管(7)及上下堵板(8)构成相间隔的4个圆环筒形冷工质吸热通道和4个圆环筒形热工质放热消声通道,其由中心向外依次为热工质入口腔(9)、热工质内腔(10)、冷工质内腔(11)、热工质中内腔(12)、冷工质中内腔(13)、热工质中外腔(14)、冷工质中外腔(15)、热工质外腔(16)和冷工质外腔(17);壳体(1)内的上端设有冷工质上集腔(18)、冷工质预热腔(19)和热工质出口腔(20),壳体(1)内的下端设有冷工质下集腔(21)、冷工质过热腔(22)、热工质膨胀腔(23)和热工质扩张腔(36);热工质中内腔(12)、热工质中外腔(14)及热工质外腔(16)的上端通过导出管(6)与热工质出口腔(20)连通,其下端通过导入管(7)与热工质膨胀腔(23)连通,再通过通气阻声孔(24)与热工质扩张腔(36)连通,以此构成热工质主放热次消声通道;热工质入口(2)、热工质扩张腔(36)、热工质入口腔的入口(37)、热工质入口腔(9)、热工质内腔(10)、热工质内腔出孔(25)、热工质出口腔(20)及热工质出口(3)相通形成主消声次放热通道,并与主放热次消声通道并联,构成完整的热工质放热消声通道;冷工质内腔(11)、冷工质中内腔(13)、冷工质中外腔(15)、冷工质外腔(1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冷工质上集腔(18)和冷工质下集腔(21)并联连通后,再与冷工质预热腔(19)、冷工质入口(4)及冷工质过热腔(22)、冷工质出口(5)连通,以此形成冷工质吸热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莞欣,未经刘莞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37898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架
- 下一篇:乘客输送机的链条状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