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泵投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1463.0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3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耕;周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D3/18;F01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投退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凝汽器(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及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所述的热泵投退系统还包括: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吸收式热泵(108),乏汽控制阀(114),热泵乏汽入口阀(120),凝汽器乏汽入口阀(121),驱动蒸汽控制阀(122),驱动蒸汽旁路阀(123),热网水进口阀(124),热网水出口阀(125),乏汽出口阀(126),热泵乏汽出口阀(127),凝汽器乏汽出口阀(128)及DCS系统。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热泵系统乏汽余热的利用,并能够灵活的控制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投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泵投退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热泵投退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凝汽器(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及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投退系统还包括: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吸收式热泵(108),乏汽控制阀(114),热泵乏汽入口阀(120),凝汽器乏汽入口阀(121),驱动蒸汽控制阀(122),驱动蒸汽旁路阀(123),热网水进口阀(124),热网水出口阀(125),乏汽出口阀(126),热泵乏汽出口阀(127),凝汽器乏汽出口阀(128)及DCS系统;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出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进口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的乏汽管道(109);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凝结水出口通过乏汽凝结水管路(110)连接所述的凝结水泵(103);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进口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的采暖管道(111);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出口连接到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112);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出口连接到热网回水管道(113);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的热网回水管道(113);所述的乏汽控制阀(114)安装在所述的乏汽管道(109)上;所述的热泵乏汽入口阀(120)安装在连接于所述乏汽管道(109)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之间的热泵乏汽入口管道(129)上;所述的凝汽器乏汽入口阀(121)安装在连接于所述乏汽管道(109)与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之间的凝汽器乏汽入口管道(130)上;所述的驱动蒸汽控制阀(122)设于汽轮机抽汽管道(131)上;所述的驱动蒸汽旁路阀(123)设于所述的采暖管道(111)上;所述的热网水进口阀(124)设于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与热网回水管道(113)之间的热网水进水管道(132)上;所述的热网水出口阀(125) 设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与热网回水管道(113)之间的热网水出水管道(133)上;所述的乏汽出口阀(126)设于所述乏汽凝结水管路(110)上;所述的热泵乏汽出口阀(127)设于所述乏汽凝结水管路(110)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之间的乏汽出口管路(134)上;所述的凝汽器乏汽出口阀(128)设于所述乏汽凝结水管路(110)与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之间的乏汽出口管路(133)上;所述的DCS系统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的乏汽控制阀(114),热泵乏汽入口阀(120),凝汽器乏汽入口阀(121),驱动蒸汽控制阀(122),驱动蒸汽旁路阀(123),热网水进口阀(124),热网水出口阀(125),乏汽出口阀(126),热泵乏汽出口阀(127)及凝汽器乏汽出口阀(128),用于控制阀门的开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4814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