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S485接口超高频RFID读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4131.9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S485接口超高频RFID读写装置,本读写装置包括U1部分、U2部分、U3部分和U4部分,U1部分、U2部分、U3部分和U4部分相互连接构成读写装置的电路;U1部分以单片机AT89S52为主,完成输入信号的处理和控制信号的输出;U2部分以芯片AS3992为主,完成中频信号产生、发送和电子标签信号的读写与处理;U3部分以芯片MAX485为主,完成电子标签数据的RS485接口输出;U4部分以芯片TCD13为主,完成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转换。本读写装置将标签的身份数据存储在存储芯片中或通过RS485输出接口、韦根协议接口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s485 接口 超高频 rfid 读写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RS485接口超高频RFID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读写装置包括U1部分、U2部分、U3部分和U4部分,U1部分、U2部分、U3部分和U4部分相互连接构成读写装置的电路;U1部分以单片机AT89S52为主,完成输入信号的处理和控制信号的输出;U2部分以芯片AS3992为主,完成中频信号产生、发送和电子标签信号的读写与处理;U3部分以芯片MAX485为主,完成电子标签数据的RS485接口输出;U4部分以芯片TCD13为主,完成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转换;其中,具体电路连接如下:单片机AT89S52部分(U1):单片机AT89S52的第1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50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2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39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3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0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4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9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5引脚悬空;单片机AT89S52的第6引脚连接到J3的第4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7引脚连接到J3的第5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8引脚连接到J3的第6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9引脚连接到电阻R11的一端和电容CD1负极,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D1正极接电源;单片机AT89S52的第10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1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11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4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12引脚至第17引脚悬空;单片机AT89S52的第18引脚连接到电容C11和晶体振荡器Y12的一端,电容C11另一端接地;单片机AT89S52的第19引脚连接到电容C12和晶体振荡器Y2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AT89S52的第20引脚接地;单片机AT89S52的第21引脚连接到J1的第1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22引脚连接到J1的第2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23引脚连接到J1的第3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24引脚连接到J1的第4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25引脚连接到J1的第5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26引脚连接到J1的第6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27引脚连接到J1的第7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28引脚至第30引脚悬空;AT89S52的第31引脚接电源VCC;单片机AT89S52的第32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8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33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7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34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6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35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5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36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4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37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3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38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2引脚;单片机AT89S52的第39引脚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41引脚;芯片AS3992部分(U2):芯片AS3992的第1引脚接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1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2引脚接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2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3引脚接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3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4引脚悬空;芯片AS3992的第5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6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7引脚悬空;芯片AS3992的第8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9引脚悬空;芯片AS3992的第10引脚接电容C210的一端,电容C210另一端接到芯片TCD13的第6引脚;芯片AS3992的第11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12引脚接电容C212的一端,电容C212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13引脚接电容C213的一端,电容C213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14引脚接电容C214的一端,电容C214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15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16引脚接电容C216的一端,电容C216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17引脚接电容C217的一端,电容C217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18引脚接电容C218、电感L21和电感L22的一端,电容C218另一端接地,电感L21的另一端接电容C227、电容C228的一端和芯片AS3992的第27引脚、第28引脚,电容C22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28的另一端接电感L23的一端,电感L23的另一端接电容C201一端和变压器T1的输入端,电容C20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22的另一端接电容C220、电容C221的一端和芯片AS3992的第20引脚、第21引脚,电容C22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21的另一端接电感L24的一端,电感L24的另一端接电容C202一端和变压器T1的另一输入端,电容C20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19引脚接电容C219的一端,电容C219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20引脚和芯片AS3992的第21引脚接电容C220、电容C221和电感L24的一端;芯片AS3992的第22引脚至第26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27引脚和芯片AS3992的第28引脚接电容C227、电容C228和电感L21的一端;芯片AS3992的第29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30引脚接电阻R230的一端,电阻R23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31引脚接电阻R231的一端,电阻R23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32引脚和第33引脚悬空;芯片AS3992的第34引脚接电容C234的一端,电容C234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35引 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36引脚连接到电容C236和晶体振荡器Y21的一端,电容C23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37引脚连接到电容C237和晶体振荡器Y21的另一端,电容C23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38引脚接电源VCC;芯片AS3992的第39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2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0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3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1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39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2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38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3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37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4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36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5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35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6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34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7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33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8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32引脚;芯片AS3992的第49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4引脚;芯片AS3992的第50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1引脚;芯片AS3992的第51引脚接电源VCC;芯片AS3992的第52引脚接电容C252的一端,电容C252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53引脚接电容C253的一端,电容C253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54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55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56引脚悬空;芯片AS3992的第57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58引脚接地;芯片AS3992的第59引脚接电容C259的一端,电容C259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60引脚接电阻R260的一端,电阻R26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61引脚接电容C261的一端,电容C261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62引脚接电容C262的一端,电容C262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63引脚接电容C263的一端,电容C263另一端接地;芯片AS3992的第64引脚接电容C264的一端,电容C264另一端接地;芯片MAX485部分(U3):芯片MAX485的第1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10引脚;芯片MAX485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连接到电阻R41的一端,电阻R4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芯片MAX485的第4引脚连接到单片机AT89S52的第11引脚;芯片MAX485的第5引脚接地;芯片MAX485的第6引脚连接到J4中DB9的第2引脚;芯片MAX485的第7引脚连接到J4中DB9的第3引脚;芯片MAX485的第8引脚接电源VCC;J4中DB9的第1引脚悬空;J4中DB9的第2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6引脚;J4中DB9的第3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7引脚;J4中DB9的第4引脚悬空;J4中DB9的第5引脚接地;J4中DB9的第6引脚至第9引脚悬空;芯片TCD13部分(U4):芯片TCD13的第1引脚接电阻R41的一端,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TCD13的第2引脚接地;芯片TCD13的第3引脚接变压器T1的输出一端,变压器T1的另一输出端接地;芯片TCD13的第4引脚连接到J2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J2的第1引脚和第4引脚接地;芯片TCD13的第5引脚悬空;芯片TCD13的第6引脚接电容C210的一端,电容C210另一端连接到芯片AS3992的第10引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财经大学,未经南京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6413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座
- 下一篇:电机自动装配线垫片取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