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脱泥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9332.6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政;王安;于旭东;邹宗彬;陈志;张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5/62 | 分类号: | B03B5/6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选煤厂煤浆脱泥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脱泥池。本脱泥池内设有呈竖直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脱泥池池壁之间形成供煤浆流入的入流通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相对置的板面之间构成煤浆导流区域,煤浆导流区域内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多根导流管,导流管的下端入口与煤浆导流区域相连通,脱泥池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自煤浆导流区域处来水的溢流汇集槽,溢流汇集槽与排料管相连,脱泥池底部设有沉料排料管。煤浆从入流通道进入煤浆导流区域后,顺着导流管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煤浆中灰分较高的颗粒随上升煤浆流排出,灰分较低的颗粒则经沉料排料管排出,进入后续工艺处理,脱泥效率高且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脱泥池 | ||
【主权项】:
一种高效脱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泥池(1)内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两端与脱泥池(1)的内壁均相连,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板面彼此平行且二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板(2)与脱泥池(1)的池壁之间以及第二隔板(10)与脱泥池(1)的池壁之间均构成引导煤浆流向脱泥池(1)池底布水区域(11)的入流通道(4);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相对设置的板面和脱泥池(1)的内壁之间共同围成煤浆导流区域(5),所述煤浆导流区域(5)内设有多根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导流管(3),所述导流管(3)的下端入口与脱泥池(1)池底处的布水区域(11)相连通;所述脱泥池(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自煤浆导流区域(5)处来水的溢流汇集槽(7);所述脱泥池(1)池底处设有位于布水区域(11)下侧的沉料排料管(8),所述溢流汇集槽(7)的出口与排料管(9)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6093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主摇臂的冲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快速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