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天馈线系统的波导正交模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5940.3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程春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〇三所 |
主分类号: | H01P1/161 | 分类号: | H01P1/16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岳洁菱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天馈线系统的波导正交模变换器,包括:阻抗变换器(1)、主臂(2)、耦合分支A(3)、耦合分支B(4)、膜片(7)和调谐螺钉(8),还包括:非对称耦合窗(5)和三角形尖劈凸起结构(6)。本实用新型通过非对称耦合窗(5)及其顶部的三角形尖劈凸起结构(6)的引入,有效改善了耦合分支B(4)与主臂(2)之间的反射系数,提高了信号的通过性;同时保持了耦合分支A(3)和耦合分支B(4)之间有较高的隔离度,有效避免了两个耦合分支间信号的串扰,从而改善了正交模变换器的整体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馈线 系统 波导 正交 变换器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天馈线系统的波导正交模变换器,包括:阻抗变换器(1)、主臂(2)、耦合分支A(3)、耦合分支B(4)、膜片(7)和调谐螺钉(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对称耦合窗(5)和三角形尖劈凸起结构(6);波导正交模变换器所有组成的材料均为金属;主臂(2)为方型波导结构,耦合分支A(3)和耦合分支B(4)均为标准矩形波导结构;阻抗变换器(1)、主臂(2)和耦合分支A(3)三者一体加工成型;耦合分支B(4)垂直置于主臂(2)表面中间的位置,耦合分支B(4)与主臂(2)焊接固定;耦合分支B(4)的宽边垂直于耦合分支A(3)的宽边,耦合分支B(4)的窄边平行于主臂(2)的口面;膜片(7)为厚度小于0.1毫米的金属片,置于主臂(2)中心平面内,且平行于耦合分支B(4)的口面;膜片(7)长度小于等于主臂(2)长度一半;主臂(2)为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焊接固定,膜片(7)置于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调谐螺钉(8)置于耦合分支B(4)宽边的中心线上,调谐螺钉(8)与耦合分支B(4)的宽边螺纹固定;非对称耦合窗(5)口为一矩形窗口,置于耦合分支B(4)与主臂(2)相连的部位,其中心置于耦合分支B(4)中心远离阻抗变换器(1)方向0.05个中心工作波长以上;三角形尖劈凸起结构(6)为等腰三角形,高度小于等于0.2个中心工作波长,底边宽度小于等于耦合分支B(4)的长边宽度,三角形尖劈凸起结构(6)置于非对称耦合窗(5)口的上方;三角形尖劈凸起结构(6)与主臂(2)粘接固定;工作时,正交模变换器主臂(2)上馈入的信号含TE10和TE01两个正交模式;膜片(7)用来确保只有主臂(2)内的TE10模式的电磁波才能够传向耦合分支A(3);为了使具有矩形波导结构的耦合分支A(3)和具有正方形波导结构的主臂(2)之间阻抗匹配,需要在两者之间增加阻抗变换器(1),该阻抗变换器(1)采用阶梯形过渡结构;耦合分支B(4)的矩形波导方向决定了只有主臂(2)中的TE01模式的电磁波才能够沿此分支传输;为了减小耦合分支B(4)和主臂(2)之间的反射,增加了三角形尖劈凸起结构(6)和非对称耦合窗(5)两个结构;其中三角形尖劈凸起结构(6)置于非对称耦合窗(5)口的上方;耦合窗口中心偏离了耦合分支B(4)的中心轴线;由于三角形尖劈凸起结构(6)和非对称耦合窗(5)口的引入,使得耦合分支B(4)与主臂(2)之间的反射被明显降低,有效地改进了正交模变换器的端口驻波性能,并同时保持了各端口之间具有很高的隔离度;耦合分支B(4)上的调谐螺钉(8)用来对该分支上的驻波进行进一步微调;三角形尖劈凸起和非对称耦合窗(5)的引入,有效改善了耦合分支B(4)与主臂(2)之间的反射系数,提高了信号的通过性;同时保持了两耦合分支之间有较高的隔离度,有效避免了两个耦合分支间信号的串扰,从而改善了正交模变换器的整体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〇三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〇三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6959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