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用可控触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5341.1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魏新劳;王杰;张环宇;何锐;郭文东;王学成;陈小龙;强荣;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局;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6 | 分类号: | H02H9/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胡树发 |
地址: | 751100 ***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用可控触发装置,涉及一种新型受控放电间隙,属于高电压技术领域。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避雷器并联放电间隙分工不明确,在实际运行中间隙误动引起继电保护误动、间隙拒动导致避雷器爆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可控触发型保护间隙和氧化锌避雷器MOA,所述的可控触发型保护间隙由电压测量储能单元、触发脉冲形成单元和受控放电间隙组成,本实用新型从改进受控放电间隙结构入手,与现有氧化锌避雷器MOA并联,对110kV变压器中性点进行完全保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110kV有效接地系统,对该系统变压器中性点进行保护。 | ||
搜索关键词: | 110 kv 变压器 中性 保护 可控 触发 装置 | ||
【主权项】:
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用可控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控触发型保护间隙和氧化锌避雷器MOA;所述的可控触发型保护间隙由电压测量储能单元(1)、触发脉冲形成单元(2)和受控放电间隙(3)组成;所述的电压测量储能单元(1)由电容C1、电容C2、隔离变压器T1、防雷保护电阻R1、全波整流桥D1、限流保护电阻R2和脉冲电容C组成,所述的触发脉冲形成单元(2)由高压触发二极管D2、电阻R3和脉冲变压器T2组成,所述的受控放电间隙(3)由第一球形电极G1、第二球形电极G2和触发电极J组成,所述的电压测量储能单元(1)中,电容C1的一端接110kV变压器的中性点,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隔离变压器T1初级线圈与电容C2并联连接,隔离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一端与防雷保护电阻R1的一端连接,隔离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全波整流桥D1的一个交流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全波整流桥D1的另一个交流信号输入端与防雷保护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全波整流桥D1的直流负极输出端接地,全波整流桥D1的直流正极输出端同时与限流保护电阻R2的一端、脉冲电容C的一端和高压触发二极管D2阳极连接,所述的限流保护电阻R2的另一端和脉冲电容C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触发脉冲形成单元(2)中,高压触发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与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脉冲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触发电极J连接,所述的脉冲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受控放电间隙(3)中,所述第一球形电极G1和第二球形电极G2之间为放电间隙,所述第一球形电极G1与110kV变压器的中性点连接,所述第二球形电极G2接地;所述的氧化锌避雷器MOA的一端接中性点,另一端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局;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局;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72534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电机相信号滤波器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