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显示装置用防眩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0418.2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8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古井玄;本田诚;儿玉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B32B7/02;G02F1/1335;G09F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汤春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得到亮黑感、暗处黑色程度、在动画用途中防眩性优异、适合于实现高画质的防眩片。一种防眩片,在透明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具有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起按照顺序层叠凹凸化层和平滑化层而成的防眩层,所述凹凸化层含有漫射粒子和第一粘合剂,所述平滑化层含有第二粘合剂,所述防眩片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化层在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基于所述漫射粒子的第一凸部,所述平滑化层在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基于所述第一凸部的第二凸部,在以将可见光线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侧垂直地照射至所述防眩片时的正透射方向的亮度设为Q、以离开正透射30度的方向的亮度设为Q30、以将离开正透射+2度的方向的亮度与离开正透射+1度的方向的亮度连结的直线和将离开正透射‑2度的方向的亮度与离开正透射‑1度的方向的亮度连结的直线各自外推至正透射的透射强度的平均值设为U时,满足下述的(式1)和(式2):(式1)10<Q/U<36;(式2)Log10(Q30/Q)<‑6。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显示装置 用防眩片 | ||
【主权项】:
一种防眩片,在透明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具有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起按照顺序层叠凹凸化层和平滑化层而成的防眩层,所述凹凸化层含有漫射粒子和第一粘合剂,所述平滑化层含有第二粘合剂,所述防眩片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化层在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基于所述漫射粒子的第一凸部,所述平滑化层在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基于所述第一凸部的第二凸部,在以将可见光线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侧垂直地照射至所述防眩片时的正透射方向的亮度设为Q、以离开正透射30度的方向的亮度设为Q30、以将离开正透射+2度的方向的亮度与离开正透射+1度的方向的亮度连结的直线和将离开正透射‑2度的方向的亮度与离开正透射‑1度的方向的亮度连结的直线各自外推至正透射的透射强度的平均值设为U时,满足下述的(式1)和(式2),以兼顾静止图像所要求的图像清晰度和动态图像的纯黑感,(式1)10<Q/U<36(式2)Log10(Q30/Q)<‑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5041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逻辑链路标记LLID注册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三维印录存储器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