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材及冲击吸收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8512.0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佳织;田坂诚均;中泽嘉明;田中泰明;富田俊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60R19/34;B62D29/00;C22C38/38;F16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天达律师事务所 11475 | 代理人: | 张嵩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冲击吸收能量高、冲击荷重负荷时的裂纹的产生得到抑制的、成为冲击吸收构件的原材的钢材,以质量%计,具有由C:0.05~0.18%、Mn:1~3%、Si+Al:0.5%以上低于2.5%、N:0.001~0.015%、根据需要Cr:0.5%以下、Mo:0.2%以下、Ti:0.05%以下、Nb:0.05%以下、V:0.2%以下、B:0.002%以下、其余为Fe及杂质构成的化学组成;并具有由平均间隔1μm以下的板条组织构成的贝氏体的面积率在70%以上、马氏体的面积率在5~30%,且满足下式(1)及(2)的钢组织:(1)1.2≤HM0/HB0≤1.6(2)0.90≤{(HM10/HM0)/(HB10/HB0)}≤1.3式中,HM0及HM10分别表示所述马氏体的初始及10%拉伸变形后的平均纳米硬度,HB0及HB0分别表示所述贝氏体的初始及10%拉伸变形后的平均纳米硬度。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材 冲击 吸收 构件 | ||
【主权项】:
一种钢材,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其具有由C:0.05%以上、0.18%以下,Mn:1%以上、3%以下,Si+Al:0.5%以上、不足2.5%,N:0.001%以上、0.015%以下,Cr:0~0.5%,Mo:0~0.2%,Ti:0~0.05%,Nb:0~0.05%,V:0~0.2%,B:0~0.002%,其余为Fe及杂质组成的化学组成;并具有由平均间隔1μm以下的板条组织构成的贝氏体的面积率在70%以上,马氏体的面积率在5%以上、30%以下,且满足下式(1)及(2)的钢组织:1.2≤HM0/HB0≤1.6 ···(1)0.90≤{(HM10/HM0)/(HB10/HB0)}≤1.3 ···(2)式中,HM0表示上述马氏体的初始平均纳米硬度,HB0表示上述贝氏体的初始平均纳米硬度,HM10表示10%拉伸变形后的上述马氏体的平均纳米硬度,HB10表示10%拉伸变形后的上述贝氏体的平均纳米硬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685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