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4538.6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8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安秉一;铃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使生成旋转流的导向叶片位于叶轮前面的壳体内周侧,目的在于改善喘振裕度并抑制扼流量降低而扩大压缩器的动作范围。具有压缩器(19)的压缩器壳体(15);压缩从进气口(23)流入的进气气体的叶轮(7);由在进气口(23)与叶轮(7)之间的进气通路(21)的内周壁配置为周状的多个导向叶片(55)构成并对从进气口(23)流入的进气气体付与绕旋转轴的旋转流的旋转流生成部;形成在多个导向叶片(55)的内侧并使来自进气口(23)的进气气体不通过导向叶片(55)而在叶轮(7)流通的中央进气流通路(59)。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 ||
【主权项】:
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具有向离心压缩机的旋转轴方向开口的进气口和与该进气口相连的进气通路;叶轮,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压缩从所述进气口流入的进气气体;旋转流生成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进气口与叶轮之间,并对从所述进气口流入的进气气体付与旋转流,所述旋转流生成机构具有:旋转流生成部,其具有沿着所述壳体的内周壁配置为周状的多个导向叶片,利用该多个导向叶片对从所述进气口流入的进气气体付与绕旋转轴的旋转流;中央进气流通部,其在由所述旋转流生成部包围的空间内,向所述旋转轴方向开口,以使从所述进气口流入的进气气体流通,在所述壳体内,使所述叶轮的外周部与比该叶轮更靠近上游侧的所述进气通路连通的再循环流路设置在所述进气通路的外侧,所述再循环流路的上游侧的开口端部位于比所述旋转流生成机构更靠近上游的位置,并且来自所述再循环流路上游侧开口端部的回流空气朝向所述旋转流生成部的导向叶片,所述壳体在分割所述再循环流路的位置被两分割为上游侧壳体和下游侧壳体,所述旋转流生成机构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嵌合的外筒部件、沿着所述外筒部件的内周壁配置在周向上的所述导向叶片,所述旋转流生成机构与所述壳体分体形成,并与所述上游侧壳体的内周壁嵌合,由此在所述外筒部件和所述上游侧壳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所述再循环流路,所述外筒部件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配置于所述导向叶片的上游侧并构成所述再循环流路的上游侧的开口端部,所述开口形成为截面形状向下游侧地倾斜或者弯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7453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