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扭弯水下电连接器水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2763.5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易学平;叶定奇;刘强;石军;熊顺强;陈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13/523 | 分类号: | H01R13/523;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付雷杰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扭弯水下电连接器水密装置,属于海洋物探领域。所述装置包括:金属接头、调整管、外金属罩、第一锥体、第一橡胶垫、隔离环、第二橡胶垫、第二锥体、锥盖、钢丝护套安装盘、橡胶环、过渡环、凹形环、喇叭口钢丝网套、橡胶防护套、锁紧螺母、中空楔形柱、承力芳纶纤维、定位内楔柱;外围设备包括缆体。所述装置在橡胶垫间设有隔离环,使橡胶垫形成串联式结构,构成类似迷宫型的密封,提高了该处的密封性能;且密封接头与缆体间的连接强度高,抗扭弯能力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扭弯 水下 连接器 水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抗扭弯水下电连接器水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金属接头(2)、调整管(3)、外金属罩(4)、第一锥体(6)、第一橡胶垫(7)、隔离环(8)、第二橡胶垫(9)、第二锥体(10)、锥盖(11)、钢丝护套安装盘(12)、橡胶环(13)、过渡环(14)、凹形环(15)、喇叭口钢丝网套(16)、橡胶防护套(17)、锁紧螺母(18)、中空楔形柱(19)、承力芳纶纤维(20)、定位内楔柱(21);外围设备包括缆体(1);其连接关系如下:金属接头(2)为内部具有径向三级台阶通孔的圆柱形结构,套装在缆体(1)外部;第一锥体(6)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左侧端面为半球形,右侧端面为平面,右侧端面与金属接头(2)内部的第一级台阶面接触,装在金属接头(2)的第一级台阶孔内,并套装在缆体(1)外部;第一橡胶垫(7)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左侧端面为平面,右侧端面为凹面,右侧端面与第一锥体(6)的半球面相配合,第一橡胶垫(7)套装在缆体(1)外部,第一橡胶垫(7)右侧端面与第一锥体(6)左侧端面接触;橡胶环(13)套装在缆体(1)外部,位于第一橡胶垫(7)左侧;隔离环(8)与橡胶环(13)相配合,并套装在橡胶环(13)外部,橡胶环(13)与隔离环(8)通过硫化成一体;第一橡胶垫(7)、隔离环(8)、橡胶环(13)均装在金属接头(2)的第一级台阶孔内;第二橡胶垫(9)与第二锥体(10)以橡胶环(13)和隔离环(8)为中心对称设置在金属接头(2)的第一级台阶孔内;锥盖(11)装在金属接头(2)的第一级台阶孔与第二级台阶孔之间,并套装在缆体(1)外部,锥盖(11)右侧端面与第二锥体(10)左侧端面接触,并通过螺纹与金属接头(2)连接;凹形环(15)的外形为锥台形,外圆表面开有楔形通槽,凹形环(15)套装在缆体(1)外部;过渡环(14)套装在凹形环(15)和锥盖(11)之间;喇叭口钢丝网套(16)为中空环形,其呈喇叭状的一端与凹形环(15)的楔形通槽相配合,并嵌入凹形环(15)的楔形通槽中;钢丝护套安装盘(12)与凹形环(15)和过渡环(14)相配合,套装在凹形环(15)和过渡环(14)外部;第一锥体(6)、第一橡胶垫(7)、隔离环(8)、第二橡胶垫(9)、第二锥体(10)、锥盖(11)、钢丝护套安装盘(12)的外圆均与金属接头(2)台阶形通孔相配合;圆柱形调整管(3)套装在金属接头(2)外侧,外金属罩(4)为左端半封闭、右端完全开口的环形圆筒结构,左端留有喇叭口钢丝网套(16) 的装配空间;钢丝护套安装盘(12)、金属接头(2)、调整管(3)左端均与外金属罩(4)左端接触;金属接头(2)、调整管(3)、外金属罩(4)三者固连;定位内楔柱(21)套装在去除外防护层的缆体(1)外部,定位内楔柱(21)外沿与金属接头(2)右侧接触,定位内楔柱(21)内部设有中空楔形柱(19)的安装空间,定位内楔柱(21)内壁涂环氧树脂胶,承力芳纶纤维(20)均匀分布在定位内楔柱(21)内侧,中空楔形柱(19)压入定位内楔柱(21)内侧安装空间,锁紧螺母(18)与定位内楔柱(21)固连,将中空楔形柱(19)压紧;在金属接头(2)、定位内楔柱(21)、去除外防护层缆体(1)形成的空腔中注入密封胶;橡胶防护套(17)与外金属罩(4)和喇叭口钢丝网套(16)固连,并与未去除防护层的缆体(1)硫化成一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0276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扶梯的伸缩警示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铁站手扶电梯智能提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