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在岩心中的动态滞留量和不可入孔隙体积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3882.0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1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娟;张健;吕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在岩心中的动态滞留量和不可入孔隙体积的测定方法。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小分子的示踪剂,首先向岩心连续注入该混合体系,监测压力的变化情况,同时对产出的混合体系取样,分别分析聚合物和示踪剂的质量浓度,直至混合体系压力稳定,此时聚合物的产出浓度等于注入浓度,进行水驱直至无聚合物产出;然后继续向岩心连续注入聚合物混合体系,同时对产出的混合体系取样,分析聚合物和示踪剂的质量浓度,直至混合体系压力稳定。该发明是对大段塞法改进,可以通过一个实验得到两个参数,并且实验过程为低流度流体驱替高流度流体,避免了指进,使得驱替均匀,既提高了实验精度又减少了实验量。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岩心 中的 动态 滞留 不可 孔隙 体积 测定 方法 | ||
【主权项】:
1.聚合物在岩心中的动态滞留量和不可入孔隙体积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聚合物和示踪剂的混合水溶液;所述混合水溶液中,所述聚合物的浓度记为初始浓度,记为Cp0,所述示踪剂的浓度记为初始浓度,记为Cs0;向岩心中注入所述混合水溶液,收集所述岩心的岩心流出液,并检测所述岩心流出液中所述聚合物和所述示踪剂的浓度;当所述岩心流出液中所述聚合物的浓度等于所述聚合物的初始浓度时,停止向所述岩心中注入所述混合水溶液;(2)继续向所述岩心中注入水;收集所述岩心的岩心流出液,并检测所述岩心流出液中所述聚合物和所述示踪剂的浓度;当所述岩心流出液中所述聚合物的浓度为零时,停止向所述岩心中注入所述水;(3)继续向所述岩心中注入所述混合水溶液,收集所述岩心的岩心流出液,并检测所述岩心流出液中所述聚合物和所述示踪剂的浓度;当所述岩心流出液中所述聚合物的浓度等于所述聚合物的初始浓度时,停止向所述岩心中注入所述混合水溶液;(4)按照式Ⅰ将所述聚合物的浓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聚合物浓度,记为
式中,Cp表示步骤(1)、(2)或(3)中所述岩心流出液中所述聚合物的浓度,C p * = C p C p 0 ]]> 式Ⅰ按照式Ⅱ将所述示踪剂的浓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示踪剂浓度,记为
式中,Cs表示步骤(1)、(2)或(3)中所述岩心流出液中所述示踪剂的浓度,C s * = C s C s 0 ]]> 式Ⅱ;分别以所述归一化聚合物浓度和所述归一化示踪剂浓度为纵坐标,以注入的孔隙体积倍数为横坐标,绘制所述聚合物和所述示踪剂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5)步骤(1)中所对应的所述聚合物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与所述示踪剂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之间的叠加区域,记为区域A;步骤(3)中所对应的聚合物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与所述示踪剂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之间的叠加区域,记为区域B;按照下述(a)、(b)或(c)的方法得到所述聚合物在岩心中的动态滞留量和不可入孔隙体积:(a)、步骤(1)中,当所述聚合物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中所述聚合物的前缘位置超前于所述示踪剂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中所述示踪剂的前缘位置,则所述聚合物在所述岩心中的不可入孔隙体积为所述区域B的积分面积,所述聚合物在所述岩心中的动态滞留损失体积为所述区域B的积分面积与所述区域A的积分面积之差,所述动态滞留量按照式Ⅲ计算得到,动态滞留量=动态滞留损失体积×岩心的孔隙体积×聚合物的初始浓度/岩心的质量式Ⅲ;(b)、步骤(1)中,当所述聚合物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中所述聚合物的前缘位置滞后于所述示踪剂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中所述示踪剂的前缘位置,则所述聚合物在所述岩心中的不可入孔隙体积为所述区域B的积分面积,所述聚合物在所述岩心中的动态滞留损失体积为所述区域B的积分面积与所述区域A的积分面积之和,所述动态滞留量按照式Ⅲ计算得到;(c)、步骤(1)中,当所述聚合物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中所述聚合物的前缘位置与所述示踪剂的出口浓度剖面曲线中所述示踪剂的前缘位置重叠,则所述聚合物在所述岩心中的不可入孔隙体积和动态滞留量均为所述区域B的积分面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138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锁定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