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芥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3923.6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盛小光;顾宏辉;虞慧芳;赵振卿;王建升;许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沈伾伾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芥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培养基的配制;(2)供体植株、花蕾的选择与预处理;(3)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培养;(4)再生植株的分化与萌发培养;(5)再生植株的生根培养与移栽;(6)再生植株的倍性检测等步骤。本发明对黑芥的小孢子进行培养,其出胚率最高达15个胚/蕾,出苗率平均达50%,能批量获得遗传上纯合、表现型一致的双单倍体再生植株材料。本发明可在黑芥育种、遗传图谱、抗性基因定位、克隆及转基因等研究领域中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芥小 孢子 培养 获得 再生 植株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黑芥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培养基的配制:包括小孢子培养各阶段的培养基,它们的组分与各组分在每升培养基中的重量为:1)胚状体诱导培养基:NLN‑13液体培养基 + 蔗糖130 g/L,pH 5.6~6.0,过滤灭菌;2)胚状体分化培养基:B5培养基+ ZT 0.5~2.0 mg/L + NAA 0.01~0.1 mg/L + BAP 0.5~2.0 mg/L + 蔗糖20~30 g/L + 琼脂7~9 g/L,pH 5.6~6.0,高温灭菌;3)萌发、生根培养基:MS培养基 + NAA 0.05~0.1 mg/L + 蔗糖30 g/L + 琼脂8 g/L,pH 5.8,高温灭菌;(2)供体植株、花蕾的选择与预处理: 1)供体植株、花蕾的选择:选择生长健康的黑芥作为供体植株;并从中选择花瓣与花药长度比在0.7~1.0之间,处于单核中晚期的花蕾为供体花蕾;2)花蕾灭菌:先用纯净水清洗花蕾3次后,将其放入由0.1% HgCl2 + 0.1%吐温20配成的灭菌液中,摇床按50‑80 rpm轻微摇晃12分钟进行表面消毒后,再在超净台上用无菌水清洗4次,备用;3)花蕾小孢子的分离、混配与分装:在超净台上将灭菌后花蕾置于无菌烧杯中,加入1 mL胚状体诱导培养基后用平头玻棒压碎花蕾、再加入9 mL相同培养基并搅成悬浮液;用40 µm无菌尼龙滤网过滤于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4分钟,弃上清液;加入胚状体诱导培养基至平均每4mL培养基中含1.0个花蕾所含的小孢子量后,再将该液中的培养基与由NLN‑13液体培养基 + 1g/L活性炭、经高温灭菌的活性炭混合液按体积0.05 mL∕4mL比例混配成小孢子悬浮液;并分装于直径为6 cm的无菌培养皿中,加盖后用parafilm膜封口,备用;(3)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将上述培养皿置于31‑33℃培养箱中,暗培养24‑48小时;后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暗培养15‑20天至胚状体出现;再在25℃黑暗下50rpm振荡培养7‑10天,至子叶胚状体形成; (4)再生植株的分化与萌发培养:将子叶胚状体平放于胚状体分化培养基上,25℃每天光照16小时培养15~20天至胚状体膨大并再生出新植株;(5)再生植株的生根培养与移栽:切取萌发有正常生长点的再生植株插于生根培养基中,25℃每天光照16小时培养至生根;将生根再生植株移入由泥炭与珍珠岩按体积2:1配制的基质中,浇透水,覆盖塑料膜后在25℃下培养1周;(6)再生植株的倍性检测:取移栽成活再生植株的嫩叶,用德国Partec公司生产的partec PA倍性分析仪检测该再生植株的DNA倍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139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红枣香醋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