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联式自适应表面加工操作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9841.0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8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汪源;姜桂林;陈宁宇;周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并联式自适应表面加工操作手机构,包括三条相同的支链I、静平台、动平台等。机械手末端通过弹性气缸与静平台连接;三条支链I对称均布在静平台和动平台之间,支链I中,杆7一端通过转动副与静平台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杆8相连,杆8与动平台间通过球副连接,球形滚子连接在杆8末端;杆9一端与静平台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球副连接于动平台的中心,加工工具安装于动平台的中心。当球形滚子压紧在工件表面上时,动平台可根据位置特性调整姿态,使加工工具端面始终位于被加工工件曲面的法线方向上,从而保证复杂曲面的表面精确加工。该并联自适应操作手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对非规则曲面的加工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自适应 表面 加工 操作手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并联式自适应表面加工操作手机构,由三条相同的支链(I)、机械手(1)、静平台(3)、动平台(5)、加工工具(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械手末端(1)通过弹性气缸(2)与静平台(3)连接;三条支链(I)对称均布在静平台(3)和动平台(5)之间,支链(I)中,杆(7)一端通过转动副一(R1)与静平台(3)连接,另一端通过回转轴线平行于转动副一(R1)的转动副二(R2)与杆(8)相连,杆(8)与动平台(5)间通过球副(S1)连接,球形滚子(S2)连接在杆(8)末端,且杆(7)的长度与动平台(5)的外接圆半径相等,转动副二(R2)到球副(S1)之间的杆长等于转动副一(R1)到中心球副(4)之间的距离;杆(9)一端与静平台(3)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中心球副(4)连接于动平台(5)的中心,加工工具(6)安装于动平台(5)的中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2984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