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蛇目白尼参苗种人工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2664.1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0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蛇目白尼参苗种人工培育方法。本发明设定亲参培育的规格、环境条件和饵料组成,并在其发育到特定的时间后,以避光阴干以及强水流刺激的方式进行人工催产。亲参排精排卵产生受精卵后,控制受精卵的生存条件,经过受精卵的优选和计数,进入幼体培育阶段,投喂人工配合的幼体饲料并且进行水质环境管理。在幼体进入大耳幼体期后,投入附着基,并开始调整饵料构成,进行幼体后期的水质管理。直至幼体发育为稚参。采用本发明涉及的蛇目白尼参苗种的人工培育方法,使蛇目白尼参由仅能通过人工采捕的野生经济品种转变为能够人工培育的经济品种,能够开始进行人工养殖。 | ||
搜索关键词: | 蛇目白尼参 苗种 人工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蛇目白尼参苗种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蛇目白尼参亲参经人工培育至性腺发育成熟;在30‑31℃的水温下通过强流水刺激催产,诱导亲参排卵或排精,产生受精卵,受精卵孵化培育生成幼体,待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向培育池中投放附着基,以盐藻、角毛藻、海洋红酵母和诱食酵母为饵料进行苗种培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3266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抑制噪声的传声器
- 下一篇:防变形蜜蜂活动巢框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