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磁力复合高效光整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8986.7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8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青;邵延君;成全;祝锡晶;史丽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4 | 分类号: | B24B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光整加工技术,具体是一种超声磁力复合高效光整加工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光整加工技术适用范围小、加工效率低、磨料不易收集、以及结构复杂的问题。超声磁力复合高效光整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导轨、尾架、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夹具、圆筒状工件、磁场产生装置、大带轮、V带、固定支架、小带轮、以及电机;所述磁场产生装置包括圆环状磁轭、瓦片状永磁磁极、磁性磨具、套筒、以及端盖;所述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包括后端盖、预紧螺母、压块、冷却水进口、圆筒状外壳、圆筒状线圈架、前端盖、压杆、励磁线圈、冷却水出口、预紧弹簧、以及圆筒状稀土超磁致伸缩棒。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机械零件的光整加工。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磁力 复合 高效 加工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超声磁力复合高效光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导轨(2)、尾架(3)、超磁致伸缩换能器(4)、夹具(5)、圆筒状工件(6)、磁场产生装置(7)、大带轮(8)、V带(9)、固定支架(10)、小带轮(11)、以及电机(12);所述磁场产生装置(7)包括圆环状磁轭(13)、瓦片状永磁磁极(14)、磁性磨具(15)、套筒(17)、以及端盖(18);所述超磁致伸缩换能器(4)包括后端盖(19)、预紧螺母(20)、压块(22)、冷却水进口(23)、圆筒状外壳(24)、圆筒状线圈架(25)、前端盖(26)、压杆(27)、励磁线圈(29)、冷却水出口(30)、预紧弹簧(31)、以及圆筒状稀土超磁致伸缩棒;导轨(2)安装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电机(12)的机座、固定支架(10)的下端、尾架(3)的下端自前向后依次滑动安装于导轨(2)上;小带轮(11)套固于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支架(10)的上端开设有支撑通孔;V带(9)缠绕于小带轮(11)和大带轮(8)上;大带轮(8)、套筒(17)自前向后依次套固于圆环状磁轭(13)的外圈前部;圆环状磁轭(13)的外圈后部支撑于支撑通孔内;瓦片状永磁磁极(14)的数目为至少两个;各个瓦片状永磁磁极(14)对称固定于圆环状磁轭(13)的内圈;端盖(18)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端盖(18)安装于圆环状磁轭(13)的前端面,另一个端盖(18)安装于支撑通孔的后端面;圆筒状工件(6)套设于圆环状磁轭(13)的内侧;磁性磨具(15)吸附于圆筒状工件(6)的表面;压杆(27)的外圈前部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圆筒状稀土超磁致伸缩棒、压块(22)、预紧弹簧(31)自前向后依次套设于压杆(27)上;圆筒状稀土超磁致伸缩棒的前端面与凸起的后端面固定;圆筒状线圈架(25)套设于圆筒状稀土超磁致伸缩棒的外侧;圆筒状线圈架(25)的外圈开设有环状励磁线圈槽;励磁线圈(29)缠绕于环状励磁线圈槽内;圆筒状外壳(24)套固于圆筒状线圈架(25)的外圈;圆筒状线圈架(25)的内部开设有环状冷却通道;冷却水进口(23)与冷却水出口(30)均开设于圆筒状外壳(24)上;冷却水进口(23)与环状冷却通道的后端连通;冷却水出口(30)与环状冷却通道的前端连通;后端盖(19)安装于圆筒状外壳(24)的后端面;后端盖(19)的中心孔内设有内螺纹;预紧螺母(20)通过内螺纹安装于后端盖(19)的中心孔内;压杆(27)的后端面和预紧弹簧(31)的后端均与预紧螺母(20)的前端面固定;前端盖(26)安装于圆筒状外壳(24)的前端面;圆筒状工件(6)贯穿前端盖(26)的中心孔;圆筒状工件(6)的后端面通过夹具(5)与压杆(27)的前端面固定;压杆(27)的前端面与前端盖(26)的后端面之间沿轴向留有伸缩间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3898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