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量钛氮化碳氮共渗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0529.1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樊永君;田绍洁;阎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56 | 分类号: | C23C8/56;C23C8/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碳氮共渗层深,提高表面硬度,延长工件使用寿命,甚至采用低价材料,如碳素钢代替高价材料,如高速钢、模具钢的钛催化碳氮共渗工艺。本发明的目的可按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主要是真对黑色金属的工件渗氮加工,提供一种新工艺技术,它包括二大部分:一是先镀钛棒,同螺旋体得到钛催化剂,再用钛催化剂促进对工件进行共渗,而达到更先进更理想的效果。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由于工艺中有获得钛为催化剂的纯金属或钛的低价氧化物的水溶液电镀钛法或离子镀钛法,可使氮化层深度增加数倍以上,硬度提高400-600HV,HV尤其处理工模具类合金钢可提高使用寿命2~10倍以上,合金钢硬度提高1000以上,能实现以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即用普通碳素钢代替高速钢及模具钢等。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 氮化 碳氮共渗 技术 | ||
【主权项】:
定量钛氮化碳氮共渗技术,其特征在于,先镀钛棒,同螺旋体得到钛催化剂,再用钛催化剂促进对工件进行共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4052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视镜
- 下一篇:具有扇风功能的圆珠笔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