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面滚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1012.0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安;李锐明;武建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21/46 | 分类号: | F16H2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球面滚动机构,包括第一着地杆(1);第二着地杆(4);短连接杆(2);长连接杆(3);其中,第一着地杆(1)与配重块(6)连接,第二着地杆(4)与电机(5)连接,四个杆件连接成一个空间闭合四杆机构。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急停,利用惯性力使该机构变形、翻滚。该机构为中小学生提供对几何形体及移动机构的认识,可用于制作机构教具、玩具,也可用于制作军用探测机器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面 滚动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球面滚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球面滚动机构包括第一着地杆(1);第二着地杆(4);短连接杆(2);长连接杆(3);其中,第一着地杆(1)与配重块(6)连接,第二着地杆(4)与电机(5)连接,所述的各杆件特征为:第一着地杆(1)包括弧段(1‑1)、长端(1‑2)和短端(1‑3);弧段(1‑1)为圆弧光杆,轴线为圆上夹角α所对圆弧,短端(1‑3)和长端(1‑2)轴线指向弧段(1‑1)弧心;长端(1‑2)为阶梯轴,轴段(1‑2‑a)与弧段(1‑1)轴径相同,轴段(1‑2‑b)轴径减小,轴段(1‑2‑b)两端具有卡簧槽对短连接杆(2)第一通孔端(2‑2)进行轴向固定;短端(1‑3)为阶梯轴,轴段(1‑3‑a)与弧段(1‑1)的轴径相同,轴段(1‑3‑b)轴径减小,轴段(1‑3‑b)内侧有卡簧槽、对长连接杆(3)的通孔端(3‑2)进行轴向固定,轴段(1‑3‑b)端部有螺纹孔安装配重块;短连接杆(2)包括弧段(2‑1)、第一通孔端(2‑2)、第二通孔端(2‑3);弧段(2‑1)为圆弧光杆,轴线为圆上夹角γ所对圆弧,第一通孔端(2‑2)和第二通孔端(2‑3)的轴线指向弧段(2‑1)弧心;弧段(2‑1)与第一通孔端(2‑2)、第二通孔端(2‑3)连接,连接处布置平台1(2‑1‑a)和平台2(2‑1‑c),用以安装卡簧,对短连接杆(2)进行轴向固定;第一通孔端(2‑2)、第二通孔端(2‑3)外径与弧段(2‑1)轴径相同,第一通孔端(2‑2)、第二通孔端(2‑3)上有通孔分别用以配合第一着地杆长端(1‑2‑b)和第二着地杆长端(4‑2‑b);长连接杆(3)包括弧段(3‑1)、通孔端(3‑2)、电机连接端(3‑3);弧段(3‑1)为圆弧光杆,轴线为圆上夹角β所对圆弧,通孔端(3‑2)和电机连接端(3‑3)轴线指向弧段(3‑1)弧心;通孔端(3‑2)外径与弧段(3‑1)轴径相同,通孔端(3‑2)上有通孔以配合第一着地杆(1)短端(1‑3‑b);电机连接端(3‑3)为阶梯轴,轴端面上有通孔以配合第二着地杆(4)短端(4‑2‑b),轴段(3‑3‑c)轴径与弧段(3‑1)轴径相同,轴段(3‑3‑b)轴径减小,轴段上有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孔(3‑3‑d)与第二着地杆上顶丝孔(4‑2‑a)配合安装电机顶丝,凸台(3‑3‑a)外径与弧段(3‑1)轴径相同,端面有电机安装孔来固定电机;第二着地杆(4)包括弧段(4‑1)、短端(4‑2)和长端(4‑3);弧段(4‑1)为圆弧光杆,轴线为圆上夹角δ所对圆弧,短端(4‑2)和长端(4‑3)轴线指向弧段(4‑1)弧心;长端(4‑3)为阶梯轴,轴段(4‑3‑b)与弧段(4‑1)轴径相同,轴段(4‑3‑a)轴径减小,轴段(4‑3‑a)两端具有卡簧槽对短连接杆(2)第二通孔端(2‑3)进行轴向固定;短端(4‑2)为阶梯轴,轴段(4‑2‑a)与弧段(4‑1)轴径相同,轴段(4‑2‑b)轴径减小,轴段(4‑2‑b)内侧有卡簧槽、对长连接杆(3)的电机连接端(3‑3)进行轴向固定,轴段(4‑2‑b)端部有孔配合电机输出轴;顶丝孔(4‑2‑c)位于轴段(4‑2‑b)上,用来安装顶丝,固定电机;第一着地杆(1)、第二着地杆(4)结构、尺寸相同;第一着地杆(1)、第二着地杆(4)端部夹角α、夹角δ 大小相同;短连接杆(2)、长连接杆(3)端部夹角β、夹角γ大小相同;球面滚动机构实现翻滚步态,要求角度关系为γ与β、δ与α分别相等,γ和β大于δ和α;所述各部分连接为:第一着地杆(1)和长连接杆(3)通过第一着地杆(1)的短端(1‑3‑b)和长连接杆(3)的通孔端(3‑2)同轴心配合,第一着地杆(1)的短端(1‑3‑b)插入长连接杆(3)的通孔端(3‑2)中,长连接杆(3)通孔端(3‑2)一侧通过第一着地杆(1)短端(1‑3‑b)内侧卡簧槽安装卡簧轴向固定,长连接杆(3)通孔端(3‑2)另一侧通过第一着地杆(1)短端(1‑3‑b)外侧螺纹孔配合配重块(6)进行轴向固定;第一着地杆(1)和短连接杆(2)通过第一着地杆(1)的长端(1‑2‑b)和短连接杆(2)的第一通孔端(2‑2)同轴心配合,第一着地杆(1)的长端(1‑2‑b)插入短连接杆(2)的第一通孔端(2‑2),短连接杆通过第一着地杆(1)长端(1‑2‑b)两端的卡簧槽安装卡簧进 行轴向固定;第二着地杆(4)和长连接杆(3)通过第二着地杆(4)的短端(4‑2‑b)和长连接杆(3)的电机连接端(3‑3)同轴心配合,第二着地杆(4)的短端(4‑2‑b)插入电机连接端(3‑3)的通孔中,长连接杆一侧通过第二着地杆(4)的短端(4‑2‑b)内侧的卡簧槽安装卡簧进行轴向固定,长连接杆另外一侧通过安装电机(5)进行轴向固定:驱动电机(5)和第二着地杆(4)通过电机输出轴伸入第二着地杆(4)短端(4‑2‑b)通孔、安装顶丝固定;驱动电机(5)和长连接杆(3)通过长连接杆(3)的电机连接端凸台(3‑3‑a)通孔与电机安装孔配合螺钉连接;第二着地杆(4)和短连接杆(2)通过第二着地杆(4)的长端(4‑3‑a)和短连接杆(2)的第二通孔端(2‑3)同轴心配合,第二着地杆(4)的长端(4‑3‑a)插入短连接杆(2)的第二通孔端(2‑3),两者通过第二着地杆(4)的长端两端的卡簧槽安装卡簧进行轴向固定;第一着地杆(1)短端(1‑3)与长连接杆(3)通孔端(3‑2)同轴心配合、满足第一着地杆(1)弧段(1‑1)所对弧心与长连接杆(3)弧段(3‑1)所对弧心重合;所述的第一着地杆(1)长端(1‑2‑b)与短连接杆(2)第一通孔端(2‑2)同轴心配合、满足第一着地杆(1)弧段(1‑1)所对弧心与短连接杆(2)弧段(2‑1‑b)所对弧心重合;所述的第二着地杆(4)短端(4‑2‑b)与长连接杆(3)电机连接端(3‑3)同轴心配合、满足第二着地杆(4)弧段(4‑1)所对弧心与长连接杆(3)弧段(3‑1)所对弧心重合;所述的第二着地杆(4)长端(4‑3‑a)与短连接杆(2)第二通孔端(2‑3)同轴心配合、满足第二着地杆(4)弧段(4‑1)所对弧心与短连接杆(2)弧段(2‑1‑b)所对弧心重合;上述的四组的同轴心连接的轴线交于一点,构成球面滚动机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610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用钢带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组合机床中机械滑台手动进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