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的地下洞室自动建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2470.6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生;王国光;单治钢;王金锋;陈健;双喜;徐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的地下洞室自动建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的地下洞室自动建模方法,解决地下洞室、勘探孔洞地质信息量大、多重地质分段建模繁琐、人机交互式建模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步骤如下:1、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A,再为已分类的地质对象定义属性字段,然后都输出到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配置E中;2、几何参数输入B,对具体的地下洞室、勘探孔洞进行基线参数定义B1和截面参数定义B2;3、多重地质分段数据输入C,根据E,按照勘探孔洞或地下洞室揭露的不同分类的地质体进行有产状地质界面分段C1和无产状地质界面分段C2;4、参数化自动建模D。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等工程实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质 信息 地下 自动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的地下洞室自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1、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A),对本方法所涉及的地质对象进行分类,类别包括地质体、勘探孔洞和地下洞室,再为已分类的地质对象定义属性字段,包括基本属性、地质体属性、几何体属性和CAD图形属性,然后都输出到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配置(E)中;1.2、几何参数输入(B),根据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配置(E),对具体的地下洞室、勘探孔洞进行基线参数定义(B1)和截面参数定义(B2),并将所述的定义数据输入地质数据库或数据文件(F)中;1.3、多重地质分段数据输入(C),根据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配置(E),按照勘探孔洞或地下洞室揭露的不同分类的地质体进行有产状地质界面分段(C1)和无产状地质界面分段(C2),并将所述分段的地质体属性数据和地质界面的位置数据输入地质数据库或数据文件(F)中;1.4、参数化自动建模(D),根据步骤1.1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A)输出的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配置(E),以及步骤1.2和步骤1.3输入的几何参数和多重地质分段数据,按用户建模要求进入无地质分段建模(D1)、有产状地质界面分段建模(D2)和无产状地质界面分段建模(D3)中的一种,对分段的模型赋予模型属性(D4),生成勘探孔洞或地下洞室的地质三维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6247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粘碳纤维布形式加固的横梁
- 下一篇:一种双层隔热彩钢板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