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薄膜和光电器件表面激光损伤阈值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809.8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2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菲;李玉瑶;裴宪梓;李楚钟;方铉;付秀华;车英;田明;张国玉;王晓华;魏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和光电器件表面激光损伤阈值测量装置,其包括激光电源(1)、激光器(2)、光束整形器(3)、偏振能量调节器(4)、聚焦透镜(5)、分光镜(6)、成像光学系统(7)、图像传感器(8)、光电探测器(9)、能量探测器(10)、图像采集卡(11)、光电处理电路(12)、能量采集处理电路(13)、能量调节控制器(14)、样品台(15)、运动控制卡(16)和上位机(17);采用偏振能量调节方式来调节辐照在被测样品上表面激光脉冲能量,调节方便;采用能量均匀分布的激光光斑辐照来诱导被测样品表面损伤,准确地反映了被测样品表面损伤阈值。该测量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快捷、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薄膜 光电 器件 表面 激光 损伤 阈值 测量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光学薄膜和光电器件表面激光损伤阈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电源(1)、激光器(2)、光束整形器(3)、能量调节器(4)、聚焦透镜(5)、分光镜(6)、成像光学系统(7)、图像传感器(8)、光电探测器(9)、能量探测器(10)、图像采集卡(11)、光电处理电路(12)、能量采集处理电路(13)、能量调节控制器(14)、样品台(15)、运动控制卡(16)和上位机(17);其中激光电源(1)为脉冲触发式高压电源,分别与上位机(17)和激光器(2)相连接,在上位机(17)的控制下向激光器(2)供电,激光器(2)发出高斯分布的激光束经过光束整形器(3)后变换为平顶高斯分布的激光束,然后依次经过能量调节器(4)和聚焦透镜(5)后入射到分光镜(6)表面,部分激光束被分光镜(6)反射后辐照到被测样品表面,另一部分激光束穿过分光镜(6)被能量探测器(10)接收,能量采集处理电路(13)对能量探测器(10)探测的激光脉冲能量信息处理并传送给上位机(17);被测样品表面透过分光镜(6)被成像光学系统(7)成像在图像传感器(8)的探测面上,图像采集卡(11)对图像传感器(8)获得的图像信息处理并传送给上位机(17)进行损伤薄膜面积的测量;能量探测器(10)表面对入射激光的散射光被光电探测器(9)接收,光电处理电路(12)将光电探测器(9)获得的电信号处理后传输给上位机(17)进行显示;所述的激光器(2)为脉冲激光器,发射波长为1064nm、532nm或355nm;所述的光束整形器(3)为折射式非球面伽利略望远型结构;所述的能量调节器(4)为机械旋转式偏振能量调节器、电光式偏振能量调节器或磁光式偏振能量调节器;所述的聚焦透镜(5)为石英材质的平凸透镜;所述的分光镜(6)为平面镜,表面镀制对45度入射激光波长的部分透射膜,透射率为2%,对45度入射可见光的增透膜,与入射激光光路呈45度角放置;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7)为相机镜头,其中的光学元件表面镀制可见光的增透膜,对激光器(2)发射波长的高反射膜,将被测样品表面成像到图像传感器(8)的探测面上,同时阻挡激光波长进入到图像传感器(8);所述的图像传感器(8)为CCD相机或CMOS相机;所述的光电探测器(9)为硅光电二极管或硅光电三极管,脉冲上升时间为47ps,光谱响应范围为400‑1100nm;所述的能量探测器(10)为热释电探测器件;所述的样品台(15)为XY二维运动台,其在运动控制卡(16)的控制下带动被测样品作二维运动;所述的上位机(17)为工控计算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6580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机动车轮胎
- 下一篇:前驱桥半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