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河底或池塘底部底泥制备絮凝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5953.1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江晨;芮旭婷;徐清华;彭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天目湖保健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河底或池塘底部底泥制作絮凝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河底或池塘底部底泥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对底泥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得到能用于污水治理的絮凝剂,该方法具有取材绿色环保、絮凝效果明显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底 池塘 底部 制备 絮凝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河底或池塘底部底泥制作絮凝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底泥的预处理:将收集到的底泥中的水分去除掉大部分,使底泥的含水量保持在10~15%;(2)底泥的膨化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底泥放置于搅拌装置中,在其中放入酵母菌,随后用搅拌装置将底泥与酵母菌的混合物搅拌均匀,随后将其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之间的,静置4~6小时,待底泥块有明显鼓起即可;(3)底泥的粉碎处理:先将步骤(2)中处理好的底泥放入10%的硫酸溶液中浸泡90~120分钟,浸泡时不断搅拌,使底泥在硫酸溶液中分散开来,随后使用超声清洗仪对悬浮在硫酸溶液中的底泥进行处理,超声波的功率密度控制在0.3~0.4w/cm2之间,超声处理时间3~5分钟;(4)pH值的调整:使用氢氧化钠将步骤(4)中获得的液体的pH调节至6~7;(5)固体絮凝剂的获得:将步骤(4)中获得的混合相静置30分钟,去除沉淀颗粒,随后用150μm筛绢筛分,然后使用50μm滤膜过滤,保留粒径在50~150μm的颗粒;(6)封存、保管:将获得的固体颗粒风干,置于阴凉处保存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天目湖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天目湖保健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6595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标牌的稳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A柱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