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簇机制的目标跟踪和耗能优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6881.0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曙;何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10 | 分类号: | H04W40/10;H04W40/16;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簇机制的目标跟踪和耗能优化方法,其初始簇的创建简单有效,相关节点按照剩余能量和目标信号强度选择是否加入簇头,根据目标的移动,簇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实时唤醒相应节点对目标实施持续跟踪。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减少能耗,延长网络寿命。此外,动态分簇成员节点采用最大似然法对目标位置进行跟踪计算,以确保精度,传感器节点检测半径分级来减少整个网络的能耗。该算法能对目标进行有效地跟踪,由于采用动态簇机制和传感器节点检测半径分级的算法,每一时刻参与跟踪的节点都是剩余能量与位置优化过的节点,因此既可以保证目标跟踪精度,又能大大的减少能耗,网络寿命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动态 机制 目标 跟踪 耗能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簇机制的目标跟踪和耗能优化方法,其特征是,a,在节点分簇时,通过比较节点感应到目标的RSSI强度与节点所能检测到目标的距离以及能量的加权阈值来进行簇头竞选,再依据节点剩余能量控制节点成为簇成员的概率;b,通过对节点的检测半径进行动态控制,每个节点都设置低功率和高功率两个感知半径,在通常情况下,节点使用低功率感知半径,目标丢失后,节点使用高功率感知半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7688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血病防治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粉刺药膏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