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微量赤霉素A3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873.2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付丛;魏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微量赤霉素A3的方法。以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赤霉素为模板分子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得到赤霉素A3分子印迹膜;在pH=7.4的过氧化氢-对苯二酚底液中,与三价铁离子络合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在通电的情况下能够催化降解过氧化氢;利用样品中的赤霉素A3竞争取代功能化的树枝状大分子标记的赤霉素A3导致对苯醌还原成对苯二酚的还原强度升高,建立一种用于检测赤霉素A3的方法。当赤霉素A3在3×10-7mol/L~6×10-9mol/L浓度范围内时,电化学信号升高程度与赤霉素A3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2.0×10-9mol/L。本发明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对于低浓度赤霉素A3的检测易于自动化。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分子 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检测 微量 赤霉素 a3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微量赤霉素A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金电极的处理:将金电极依次用1.0μm、0.3μm和0.05μm氧化铝粉进行表面抛光处理,然后依次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的硝酸和无水乙醇中各浸泡洗涤5min,取出后在纯水中超声洗涤5min,然后在0.5mol/LH2SO4中于-0.2~1.0V进行电化学处理,直到获得稳定的循环伏安曲线;(2)赤霉素A3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将步骤(1)处理干净的金电极置于含1.0×10-3~2.0×10-3mol/L邻苯二胺、5×10-4mol/LGA3的混合溶液中,在0V~0.8V间于50mV/s的扫描速率用循环伏安法扫描30圈;取出金电极并用二次蒸馏水冲洗干净后静置晾干;再将金电极放入体积比为8:1的无水甲醇-冰乙酸体系中,在搅拌下洗涤金电极表面的聚合膜3min,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静置3~5min,然后把金电极浸入赤霉素A3的过饱和水溶液中10~30min,以便赤霉素A3分子能够掩蔽所有的在洗脱步骤中形成的分子印迹孔穴;然后在10-3mol/L功能化树枝状大分子标记的赤霉素溶液中孵化5~30min,从而制成赤霉素A3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3)检测方法:在小烧杯中加入含1.0×10-3mol/L过氧化氢、5.0×10-3mol/L对苯二酚以及0.5mol/L氯化钾的0.05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10mL作为检测体系;将步骤(2)孵化完全的赤霉素A3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放入3×10-7~6×10-9mol/L浓度范围内的赤霉素A3标准溶液中进行竞争吸附,10~30min后接入检测体系,选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差分脉冲伏安法扫描,扫描电压-0.5~0.3V;(4)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在15mL小烧杯中加入10mL含1.0×10-3mol/L过氧化氢、5.0×10-3mol/L对苯二酚以及0.5mol/L氯化钾的0.05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将已在功能化树枝状大分子标记的赤霉素A3溶液中孵化完全的赤霉素A3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浸入10mL赤霉素A3标准溶液中竞争吸附,15min后接入检测体系进行差分脉冲伏安检测;赤霉素A3在3×10-7mol/L~6×10-9mol/L浓度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值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10-6A)=16.64+1.82C(10-8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28;(5)待测样中赤霉素A3含量的测定:在15mL小烧杯中加入10mL含1.0×10-3mol/L过氧化氢、5.0×10-3mol/L对苯二酚以及0.5mol/L氯化钾的0.05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将孵化完全的赤霉素A3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浸入10mL赤霉素A3待测样品溶液中竞争吸附,15min后接入检测体系进行差分脉冲伏安扫描,扫描电压-0.5~0.3V,得到峰电流值i;最后根据校正曲线计算出赤霉素A3的浓度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858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式盆栽种植装置
- 下一篇:套筒式菌种装袋机用袋口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