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9639.9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3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飞;王金锐;曲恩泽;梁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刘丹丹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的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涉及这类造影剂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作为肿瘤引流淋巴结示踪方面的用途。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其特点是将亲淋巴结特异性配体和波长较长(750‑900nm)的近红外荧光染料组装到超声造影剂中,使造影剂能够选择性结合于肿瘤相关淋巴结,从而使淋巴结组织得到特异性的“标记”。其不仅实现了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显像,并且取长补短,提供了一种深浅兼顾的示踪肿瘤引流淋巴结的新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光 超声 双模 淋巴结 靶向 造影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淋巴结靶向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微泡造影剂,其特征在于该造影剂是:包括在近红外光区域具有强吸收的染料、各类惰性物质以及对淋巴结组织具有特异亲和性的物质;该微泡的壳层是由脂质单分子层构成,微泡内包载惰性气体,近红外染料包埋在微泡膜内或共价键连于微泡表面;所述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l)将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特异性靶向材料溶于氯仿溶液中,并加入0%‑5%的棕榈酸和0.5%‑10%近红外荧光染料,旋干溶剂形成薄膜;2)往上述体系中加入5‑10mmol的半乳糖或者蔗糖,用30ml PBS缓冲液溶解,置于40‑60℃水浴超声仪中超声30‑50分钟;3)将上述混悬液转移至烧杯中,再往其中加入特定量的内包材料,使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的1/2探头以最大输出功率连续处理3‑5min;4)所得混悬液收集于分液漏斗中,分离提纯后得到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所述特异性靶向材料为磷脂酰丝氨酸、抗体/受体、磷脂酰丝氨酸、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适配子、寡核苷酸、维生素B、叶酸或甘草酸;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单月桂酸酯、单棕榈酸酯、三硬脂酸酯、单油酸酯和三油酸酯;所述乳化剂为Span80或Span60或聚乙二醇40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0963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