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低噪声放大器的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1570.3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林;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低噪声放大器(LNA)的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LNA设计中多目标优化的问题。以LNA中电路参数,如晶体管尺寸和无源器件值,作为变量,以LNA的阻抗匹配和晶体管的电流方程作为约束条件,以基于方程的电路性能评估技术作为电路性能评估方法,以带精英策略的并行遗传算法作为全局搜索算法,对LNA的增益、噪声系数和功耗同时进行优化。这种优化方法可以快速得到电路的优化结果,十分适用于特定约束、性能和功能的电路设计。本发明可用于深亚微米射频CMOS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电子系统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遗传 算法 低噪声放大器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低噪声放大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LNA的电路结构;LNA包括主放大电路、源级耦合电感Ls、输入匹配电感Lg、单端转差分输出级;主放大电路为单端输入,包括第一共源晶体管M1、第一共栅晶体管M2、电容Cex、负载电阻R1;第一共源晶体管M1和第一共栅晶体管M2组成共源共栅结构,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栅极与输入匹配电感Lg相连,源极通过源极耦合电感Ls接地,漏极与第一共栅晶体管M2的源极相连;第一共栅晶体管M2的栅极与电源Vdd相连,漏极通过负载电阻R1与电源Vdd相连;电容Cex并联在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栅源级之间;单端转差分输出级包括第二共源晶体管M3、第二共栅晶体管M4、耦合电容C1、负载电阻R2;第二共源晶体管M3和第二共栅晶体管M4组成共源共栅结构,第二共源晶体管M3的栅极通过耦合电容C1与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漏极相连,源极接地,漏极与第二共栅晶体管M4的源极相连;第二共栅晶体管M4的栅极与电源Vdd相连,漏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电源Vdd相连;低压偏置电流源Vbias通过电阻R3和R4分别加到第一共源晶体管M1和第二共源晶体管M3的栅极;射频信号RF_IN通过输入匹配电感Lg输入到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栅极,经过放大之后变成差分信号RF_OUT,分别从第一共栅晶体管M2和第二共栅晶体管M4的漏极输出;步骤二:设定自变量;设定自变量如下:工作电流ID、晶体管的沟道宽度W、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栅源级并联电容Cex、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跨导gm、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栅源间电容Cgs、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源级耦合电感Ls、输入匹配电感Lg;步骤三:确立约束条件;首先确立线性约束条件,根据选用的工艺和电源电压,确立W和Cex的取值范围;根据确立Cgs的取值范围,其中:Cox为单位面积的栅氧化层电容;根据功耗P的限制,确立偏置电流ID的取值范围为:0 < I D < P V dd ]]> 设定非线性约束条件:g m = 2 μ n C ox W L I D ]]> 其中:μn为电子迁移率;将输入阻抗匹配作为约束条件,LNA输入端口的天线或者天线滤波器均为50欧姆,因此LNA的输入阻抗Zin等于50欧姆的共轭,具体为:Z in = jω ( L g + L s ) + g m L s C ex + C gs + 1 jω ( C ex + C gs ) = 50 ]]> 其中,j代表虚数,得到:g m L s C ex + C gs = 50 ( L g + L s ) ( C ex + C gs ) ω 2 = 1 ]]> 其中,ω为工作频率;步骤四:确立优化目标;优化目标主要为增益G、噪声系数NF和功耗P;优化目标函数如下:G = g m / ( C gs + C ex ) 2 ω R s NF = 101 g { 1 + 2.4 ω g m / ( C gs + C ex ) + R n Re [ Y s ] | Y opt - Y s | 2 } P = V dd · I D ]]> 其中,α为工艺库常数;δ为栅噪声系数;γ是与偏置状态有关的系数;c为沟道噪声和栅极噪声的相关系数;Rs为天线或者天线滤波器的阻抗,即50欧姆,Yopt=1/Zopt,Ys=1/Zs,其中:Z opt = α δ 5 γ ( 1 - | c | 2 ) + j ( C gs + C ex C gs + α | c | δ 5 γ ) ω C gs { α 2 δ 5 γ ( 1 - | c | 2 ) + ( C gs + C ex C gs + α | c | δ 5 γ ) 2 } - jω L s Z s = R s + jω L g ]]> 步骤五: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并行遗传算法对LNA的设计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优化结果;步骤六:按照优化结果对LNA电路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工作电流ID,晶体管的沟道宽度W,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栅源级并联电容Cex,第一共源晶体管M1的源级耦合电感Ls和输入匹配电感Lg参数进行调整,确定最终的参数大小,得到低噪声放大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157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器过压力保护装置
- 下一篇:托梁稳定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