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处理地下水中高浓度硝态氮的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14499.4 申请日: 2013-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3145304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2
发明(设计)人: 李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C02F3/32;C02F101/16
代理公司: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代理人: 李鸿华
地址: 100044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高效处理地下水中高浓度硝态氮的人工湿地系统,适用于地下水中高NO3--N污染的水源水再生利用的湿地处理,属于地下水污染控制领域。本发明是将受污染的地下水积聚在水井中,再由潜水泵分季节不同,经表层布水干支管或潜层布水干支管均匀布入人工湿地中,通过人工湿地中的土壤层、隔热层、NO3--N转化层、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和集水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将地下水中的NO3--N去除。在冬季通过向人工湿地中充氧和调节集水井中的出水水量,充分发挥湿地中多功能复合填料对NO3--N的还原和微生物对NH3-N的硝化分解。该湿地系统具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无堵塞,无二次污染,处理后的水质完全可以满足水源水质的要求。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效 处理 地下水 中高 浓度 硝态氮 人工 湿地 系统
【主权项】:
一种高效处理地下水中高浓度硝态氮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地下水水井(1)、潜水泵(2)、潜水泵引水管(2‑1)、潜层布水管干管阀门(2‑2)、潜层布水管干管(2‑3)、潜层布水管支管(2‑3‑1)、表层布水管干管阀门(2‑4)、表层布水管干管(2‑5)、表层布水管支管(2‑5‑1)、人工湿地(3)、土壤层(3‑1)、隔热层(3‑2)、NO3‑‑N转化层(3‑3)、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3‑4)、集水层(3‑5)、集水井(4)、隔热层集水管干管(4‑1)、隔热层集水管支管(4‑1‑1)、隔热层集水管阀门(4‑1’)、NO3‑‑N转化层集水管支管(4‑2‑1)、NO3‑‑N转化层集水管干管(4‑2)、NO3‑‑N转化层集水管阀门(4‑2’)、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支管(4‑3‑1)、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干管(4‑3)、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阀门(4‑3’)、集水层集水管干管(4‑4)、集水层集水管支管(4‑4‑1)、集水层集水管阀门(4‑4’)、汇水管(4‑5)、总调解阀门(4‑6);地下水水井(1)设置在人工湿地(3)的一侧,地下水水井(1)、人工湿地(3)的外壳和集水井(4)由混凝土、钢板、钢筋混凝土或砖混制成;潜水泵(2)安装在地下水水井(1)的水面下,潜水泵引水管(2‑1)的一端与潜水泵(2)的出口连接,潜水泵引水管(2‑1)的另一端与表层布水管干管阀门(2‑4)的进口和潜层布水管干管阀门(2‑2)的进口连接;表层布水管干管阀门(2‑4)出口与表层布水管干管(2‑5)的一端连接,表层布水管干管(2‑5)上均布表层布水管支管(2‑5‑1),表层布水管支管(2‑5‑1)与表层布水管干管(2‑5)垂直连通,表层布水管支管(2‑5‑1)上均匀布置出水孔;潜层布水管干管阀门(2‑2)的出口与潜层布水管干管(2‑3)的一端连接,潜层布水管干管(2‑3)上均布潜层布水管支管(2‑3‑1),潜层布水管支管(2‑3‑1) 与潜层布水管干管(2‑3)垂直连通;潜层布水管支管(2‑3‑1)上均匀布置出水孔;在人工湿地(3)的壳体内自上而下分别填充土壤层(3‑1)、隔热层(3‑2)、NO3‑‑N转化层(3‑3)、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3‑4)和集水层(3‑5);表层布水管干管(2‑5)及其上均布的表层布水管支管(2‑5‑1)置于土壤层(3‑1)中,向土壤层(3‑1)中均匀布水;潜层布水管干管(2‑3)及其上均布的潜层布水管支管(2‑3‑1)置于土壤层(3‑1)和隔热层(3‑2)之间,向土壤层(3‑1)和隔热层(3‑2)均匀布水;汇水管(4‑5)安装于集水井(4)中,汇水管(4‑5)分别通过隔热层集水管阀门(4‑1’)、NO3‑‑N转化层集水管阀门(4‑2’)、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阀门(4‑3’)、集水层集水管阀门(4‑4’)与隔热层集水管干管(4‑1)、NO3‑‑N转化层集水管干管(4‑2)、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干管(4‑3)、集水层集水管干管(4‑4)连通;在隔热层集水管干管(4‑1)、NO3‑‑N转化层集水管干管(4‑2)、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干管(4‑3)、集水层集水管干管(4‑4)上分别垂直连通隔热层集水管支管(4‑1‑1)、NO3‑‑N转化层集水管支管(4‑2‑1)、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支管(4‑3‑1)、集水层集水管支管(4‑4‑1);隔热层集水管支管(4‑1‑1)、NO3‑‑N转化层集水管支管(4‑2‑1)、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支管(4‑3‑1)、集水层集水管支管(4‑4‑1)上均匀布置集水孔;隔热层集水管干管(4‑1)及其上均布的隔热层集水管支管(4‑1‑1)置于隔热层(3‑2)和NO3‑‑N转化层(3‑3)之间,汇集土壤层(3‑1)和隔热层(3‑2)中的水;NO3‑‑N转化层集水管干管(4‑2)及其上均布的NO3‑‑N转化层集水管支管 (4‑2‑1)置于NO3‑‑N转化层(3‑3)和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3‑4)之间,汇集土壤层(3‑1)、隔热层(3‑2)和NO3‑‑N转化层(3‑3)中的水;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干管(4‑3)及其上均布的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集水管支管(4‑3‑1)置于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3‑4)和集水层(3‑5)之间;汇集土壤层(3‑1)、隔热层(3‑2)和NO3‑‑N转化层(3‑3)和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3‑4)中的水;集水层集水管干管(4‑4)及其上均布的集水层集水管支管(4‑4‑1)置于集水层(3‑5)下;汇集土壤层(3‑1)、隔热层(3‑2)、NO3‑‑N转化层(3‑3)、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3‑4)和集水层(3‑5)中的水;总调解阀门(4‑6)安装在汇水管(4‑5)上,用于调节流入集水井(4)中的水量;空压机或鼓风机(5)安装在地下水水井(1)的井口处,或安装在集水井(4)的内壁上;布气管干管(5‑2)的一端接空压机或鼓风机(5)的出口,布气管干管(5‑2)上均布布气管支管(5‑2‑1),布气管支管(5‑2‑1)与布气管干管(5‑2)垂直连通,布气管支管(5‑2‑1)上均匀布置出气孔;布气管干管(5‑2)及其上均布的布气管支管(5‑2‑1)置于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3‑4)和集水层(3‑5)之间,给离子交换生物作用层(3‑4)、NO3‑‑N转化层(3‑3)、隔热层(3‑2)和土壤层(3‑1)曝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449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