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路网的交通诱导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8165.2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蒋昌俊;张亚英;陈闳中;闫春钢;丁志军;章昭辉;龙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09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动态路网的交通诱导新方法,整个实现流程概括为:智能摄像头实时采集到交通路口的路况信息,包括车速与车辆数;通过改进的基于流体力学的交通流模型对每个路口进行实时交通流建模;根据路口模型,把车辆通行各路口之间的时间转化为网络传播延时;基于延时路由的方法进行最短路径查询;指导车辆最优的行车路线。基于路口智能摄像头的实时交通流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现基于延时路由机制的最短路径查询方法,从而实现实时交通诱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路网 交通 诱导 新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动态路网的交通诱导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于实时交通流建模,本发明采用智能摄像机采集各个交通路口的车辆数、车速等动态交通参数信息,结合摄像头网络中从邻近路口传来的建模结果,对本路口进行实时的交通流建模,把结果保存在智能摄像头中;(2)根据所建的交通流模型,计算当前路口的拥挤程度并预测一定时间内路口的拥挤程度,从而估算车辆在相邻两路口之间通行所需的时间;(3)对于基于延时路由的最短路径查询,以智能摄像头为单位,每个智能摄像头不断更新当前的路况状态,根据上面的路口实时交通流模型,不断更新每个智能摄像头到其邻居摄像头的通行时间;(4)当有车辆提出路径查询请求时,离它最近的摄像头将收到该请求,然后延时广播给它临近的摄像头,延时的时间与车辆通行两路口间所需的时间成正比,这样使得网络路由的总距离与车辆实际通行的时间成比例;(5)对于同一条查询请求,有一个全局的ID来标记该请求,在智能摄像头网络中进行广播该请求时,每个智能摄像头只需要记录最早收到的该请求和上一跳的智能摄像头,这样目的路口的摄像头就能最早收到从最短路径而来的查询请求;(6)当目的路口的智能摄像头收到查询请求后,他把查询消息沿着相反的路径发送给提出请求的智能摄像头,同时沿途记录经过的各个路口,最后把最短路径的各个路口信息返回给用户车辆,诱导车辆的行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2816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