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出水弯管的加工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28917.5 申请日: 2013-04-15
公开(公告)号: CN103170809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周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 周建兵
主分类号: B23P15/00 分类号: B23P1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2300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下出水弯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弯管成型的加工包括铜管管坯去杂质,铜管打头,拉管,分切,退火,弯管,第二步,出水接头的加工,第三步,出水主体的加工,第四步,起泡器外壳的加工,第五步,焊接出水接头与弯管,第六步,焊接出水主体与弯管,第五步,出水弯管的整理,即可包装出售,本发明焊后刮台阶的端面平整,避免漏水现象,出水管与起泡器外壳紧密配合,无错位现象,从而达到防渗水的效果。
搜索关键词: 出水 弯管 加工 工艺
【主权项】:
1.下出水弯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弯管成型的加工:铜管管坯去杂质:将铜管浸泡到浓度为6%-10%的硫酸酸洗,待10-15分钟后,再经过两次清水水洗,以稀释残余硫酸液体;铜管打头:将清洗后的铜管一端放在模具内,通过冲床打头,并且冲压成长宽为60mm*10mm的方形;拉管:将冲压后的铜管放入皂化油中浸泡8-12分钟,待其管芯充分润滑浸油后,再放入模具内拉管成型Φ24+0.05*Φ22.6+0.05,管件壁厚均匀,偏心不得超过0.1mm;分切:将拉好的管件分切成Φ24+0.05*Φ22.6+0.05*203+1mm的铜管;退火:离铜管两端80mm处进行退火处理,退火的温度为550—600℃之间,调整火焰对准铜管表面灼烧直至铜管表面出现暗红状态即可,退火时需左右上下轻微来回移动,确保退火均匀;弯管:将铜管两端的角度设置为15度,弯管表面不得夹伤、起皱、鼓包、变形等不良现象,然后用切割机把弯管的两端切口平整、无毛刺,再用切割机将弯管等分切为两段,最后出水端整形,保证其圆度要求;第二步,出水接头的加工:通过数控车将出水接头车外圆、焊圈槽、内孔、外牙,零件表面不得夹伤,螺纹保证通规通,止规紧过;   第三步,出水主体的加工:通过数控车将出水主体车外圆、内孔、倒角,然后用台钻钻孔Φ8mm,最后用用冲床冲花键;            第四步,起泡器外壳的加工:通过数控车将起泡器外壳车外圆、内孔、内牙,零件表面不得夹伤,螺纹保证通规通,止规紧过;      第五步,焊接出水接头与弯管:焊接:首先在出水接头装上焊圈,再将出水接头蘸取适量焊膏并压入弯管的出水端,保证出水接头台阶与弯管的出水端平齐,焊接的火焰采用轻微氧化焰,待焊液正好溢出叶子则停止加热焊接;酸洗:将焊好的出水接头与弯管放入放入酸洗池中浸泡,酸洗池放入浓度为6%-10%的硫酸,浸泡时间为10-15分钟,再用清水清洗,稀释残余硫酸液体,最后在高温水槽内高温水洗,并且往高温水槽内须添加去油剂,去除管件油膜,加速溶解焊膏,时间为3-5分钟;全检:检验是否有焊接不良;刮台阶:将出水接头用右手平行对准于螺纹旋紧夹具,左手将开关开至顺转状态,右手不可松开适当握紧,直至出水接头旋紧为止,左手拉动下刀手把均匀以适当的速度进行车削,出水接头在旋转过程中如发现有明显甩动现象,不可进行加工,为不良品需及时的标识隔离,车削完毕后,左手将启动开关开至停止状态,右手用适当的力将出水接头水平握紧,左手将开关至至逆转状态,出水接头会自动退出,加工完毕后,左手将开关旋至停止状态;铣圆弧:将弯管固定在夹模上,调整节流阀控制铣刀进给速度,防止管件内卷报废;第六步,焊接出水主体与弯管:焊接:将弯管的铣圆弧段蘸取适量焊膏对准出水主体的出水孔,放在焊接工装上,焊接的火焰采用轻微氧化焰,待弯管表面通红时送入焊条,待焊液均匀分布在其表面即可;酸洗:将焊好的弯管放入酸洗池中浸泡,酸洗池放入浓度为6%-10%的硫酸,浸泡时间为10-15分钟,再用清水池清洗,稀释残余硫酸液体,最后在高温水槽内高温水洗,并且往高温水槽内须添加去油剂,去除管件油膜,加速溶解焊膏,时间为3-5分钟;全检:检验是否有焊接不良,如烧伤、变形、焊渣的不良并分类放置;试水:将加工好的出水弯管完全放在水中,通入0.6-0.8MPa的气压,在水花平静后停留3-5秒,观察出水接头、出水主体与弯管的焊接处是否有气泡溢出,无气泡溢出则判断良品;第七步,出水弯管的整理:装配起泡器外壳:将起泡器外壳旋紧于出水弯管的出水端;打砂:分别选用180#、240#、400#、600#、1000#的砂纸对管件进行打砂,打砂管件不得抛变形,抛塌;搓麻轮:用麻轮抛光出水弯管,配合使用黄腊或紫腊;清光:用布轮清光,配合使用三星紫腊,外表抛光面Ra≤0.2um;检验:检验抛光件的表面是否有碰伤、划伤、变形、抛光痕、抛光膏的不良并分类放置;包装外发电镀:用珍珠棉、隔板、纸箱包装后外发外协电镀;检验外观:检验电镀件是否碰伤、烧焦、发红等不良,旋出起泡器外壳,用螺纹检具检验螺纹;二次试水:将加工好的出水弯管完全放在水中,通入0.6-0.8MPa的气压,在水花平静后停留3-5秒,观察出水接头、出水主体与弯管的焊接处是否有气泡溢出,无气泡溢出则判断良品;包装:将良品用相应的包材进行包装,每箱数据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兵,未经周建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2891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