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二甲苯的联合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9779.2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贺来宾;杨卫胜;李木金;李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5/08 | 分类号: | C07C15/08;C07C15/04;C07C5/22;C10G69/00;C07C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二甲苯的联合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芳烃联合装置流程长、投资大、反应原料要求苛刻、重组分回收利用率低、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碳六以上产物和氢气混合进入催化加氢单元,发生非芳烃裂解、重芳烃脱烷基、烷基转移反应,生成含有苯、甲苯、碳八芳烃、碳九芳烃、碳十芳烃的混合物Ⅰ;所述混合物Ⅰ进入苯塔分离,在苯塔的塔顶得到苯产品,苯塔的塔釜液进入甲苯塔分离;甲苯塔塔顶得到的甲苯,塔釜得到的甲苯塔釜液进入二甲苯塔分离;二甲苯塔塔顶得到的二甲苯进入结晶分离单元,塔釜得到碳九及以上组分进入重芳烃塔分离;在重芳烃塔底得到的碳十以上组分返回催化加氢单元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可用于对二甲苯工业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苯 联合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对二甲苯的联合生产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来自重整装置的碳六以上产物和氢气混合进入催化加氢单元,发生非芳烃裂解、重芳烃脱烷基、烷基转移反应,生成含有苯、甲苯、碳八芳烃、碳九芳烃、碳十芳烃的混合物Ⅰ;b)所述混合物Ⅰ进入苯塔分离,在苯塔的塔顶得到苯产品,苯塔的塔釜液进入甲苯塔分离;c)甲苯塔塔顶得到的甲苯,进入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器反应,塔釜得到的甲苯塔釜液进入二甲苯塔分离;d)二甲苯塔塔顶得到的二甲苯进入结晶分离单元,塔釜得到碳九及以上组分进入重芳烃塔分离;e)在重芳烃塔底得到的碳十以上组分返回a)步骤的催化加氢单元,塔顶得到的含碳十芳烃和碳九芳烃的混合物Ⅱ;与进入歧化与烷基转移单元;f)所述的混合物Ⅱ与来自c)步骤来的甲苯,与氢气一起进入歧化与烷基转移单元,发生歧化和烷基转移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进入a)步骤的催化加氢单元,反应生成苯和碳八芳烃的混合物Ⅲ进入b)步骤的苯塔分离;g)来自d)步骤来的二甲苯送入二甲苯结晶分离单元,所述的结晶分离采用降膜结晶分离或者悬浮结晶分离;得到对二甲苯产品和含对二甲苯量的碳八芳烃;其中,降膜结晶分离的结晶温度为‑30~5℃;悬浮结晶分离的结晶温度为‑15~5℃,洗涤液/晶体重量比为0.05~0.5; h)所述碳八芳烃进入异构化单元,得到的混二甲苯送入e)步骤的重芳烃塔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2977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阿斯巴甜生产废水中回收乙酸甲酯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乙烯齐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