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等离子体激励下的超声速燃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1687.8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唐井峰;徐敏;李楠;于达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51/04 | 分类号: | F02B51/04;F02M27/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组合等离子体激励下的超声速燃烧方法,它涉及一种发动机燃烧室超声速燃烧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凹腔式燃烧方法中凹腔尺度大,流动损失大、超声速燃烧性能低的问题。方法:一、各个通孔的内表面均镀有陶瓷膜;二、第一通孔与燃油输出管连接,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连接,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分别与非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连接;三、燃油由第一通孔注入到燃烧室中;四、工作介质由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喷出,注入到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区并点燃此处燃油形成扩散火焰,实现点火;五、射流冷等离子体由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喷出,经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注入到燃烧室的不同位置,来形成可靠的燃烧。本发明用于组织超声速燃烧。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等离子体 激励 超声速 燃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组合等离子体激励下的超声速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在发动机燃烧室(1)的壁厚上由前至后依次加工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和第五通孔(1‑5),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和第五通孔(1‑5)的内表面均镀有陶瓷膜;步骤二、第一通孔(1‑1)的输入端与燃油输出管(4)连接,第二通孔(1‑2)和第四通孔(1‑4)的输入端分别与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2)上的出口连接,第三通孔(1‑3)和第五通孔(1‑5)的输入端分别与非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3)上的出口连接;步骤三、燃油由第一通孔(1‑1)注入到发动机燃烧室(1)中;步骤四、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2)中的针状电极(2‑1)接直流电源正极(9),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2)的侧壁接直流电源负极(10),针状电极(2‑1)的电极尖顶与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2)的内侧壁上的两个侧壁尖点形成弧光放电通道(2‑2),混合气通过弧光放电通道(2‑2)时形成高温热等离子体由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2)喷出,经过第二通孔(1‑2)和第四通孔(1‑4)注入到发动机燃烧室(1)中产生射流型等离子体(7),产生射流型等离子体(7)点燃燃烧室中的燃油,形成一股持续的燃烧火焰,其中,热平衡等离子体的电源电压为500V~1000V,电流为50A~200A;步骤五、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发生装置(3)中的陶瓷管(3‑2)接高频高压电源(5),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发生装置(3)不接电极,形成悬浮电极,氩气由陶瓷管(3‑2)和侧孔(3‑5)注入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发生装置(3)中,在高频高压电源激励下产生射流型冷等离子体(8),射流型冷等离子体(8)由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发生装置(3)喷出,经第三通孔(1‑3)和第五通孔(1‑5)注入到发动机燃烧室(1)中的不同位置,来形成可靠的燃烧,其中,非平衡等离子体的电源电压为5000V~10000V,电源频率为30000Hz~50000Hz。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3168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生产含硅海绵钛的装置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