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源卫星图像实时在线处理技术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5768.5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9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益;郑柯;冯峥;单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7/20 | 分类号: | H04N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源卫星图像实时在线处理技术方法和装置,综合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并行技术,计算机多线程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多源卫星图像实时在线处理,其卫星图像处理速度快,计算资源利用效率高,数据包吞吐率大。首先在高速网络上接收数据包,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包组织成图像;然后对组织好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并对解析后的图像进行存储格式转换和处理;继而对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最后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分包发送回高速网络。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图像 实时 在线 处理 技术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多源卫星图像实时在线处理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A图像接收:实时接收高速网络发来的卫星图像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卫星图像数据类型将数据包加入到对应的卫星图像数据包链表中,每个线程负责处理一类卫星图像数据包链表,将接收到的数据包组织成一幅完整的图像;B图像处理:对接收到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解析、图像存储格式转换、图像实时处理,图像解析包含解析数据格式、图像宽高、图像分辨率、图像卫星类型,图像存储格式转换是将10位连续存储的数据转换为16位双字节存储的数据,图像实时处理包含图像去噪和自适应增强;C图像压缩:使用并行哈夫曼算法完成图像的实时在线无损压缩,对图像处理后的多源卫星图像数据压缩采用经过OpenMP和多线程两层优化的并行哈夫曼算法,OpenMP并行对各分块数据独立建立哈夫曼树,设计数据存储结构记录数据分块数、分块前总的数据大小、各分块数据压缩前的大小及压缩后的大小;D图像发送: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分包,并通过高速网络发送出去,在设置的接收卫星图像类型数量大于1时,处理后需要发送的数据流路数也大于1,对多路数据流按照先到先发送和待发送数据量最多优先的原则控制数据流的发送顺序,根据待发送数据总量和发送缓冲区的大小实时调整发送速率;其中多源是指卫星图像的类别多,并且多源数据的接收、处理、压缩和发送都基于集群且多源数据之间的处理过程互不相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3576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番茄糖醋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NoSQL的消息中间件的实现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