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1013.6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刑晓东;刘祖亮;杜杨;范海涛;胡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6 | 分类号: | C08G73/06;D01F6/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合成方法实现:以2,3,5,6-四氨基吡啶(TAP)盐酸盐与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为原料,由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成盐,得到2,3,5,6-四氨基吡啶-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盐复合盐(TD盐),再通过程序升温的溶液聚合法,在多聚磷酸(PPA)体系中缩合聚合制备高分子量的PIPD纤维。该方法针对氨基在聚合过程中容易氧化,无法保持全过程等摩尔比反应的难点,解决了现有方法所得到的分子量偏低、聚合条件苛刻的问题。该方法经由合成2,5-羟基对苯二甲酸-2,3,5,6-四氨基吡啶(TD)复合盐的过程,得到的TD盐性质稳定易于储存;聚合反应操作结合直接法和TD盐法的优点,在不改变聚合反应环境及聚合设备的前提下,得到分子量更高的PIPD聚合物。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吡啶 咪唑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制备:第一步,在氮气保护下,在去氧水中加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加入10~30%的NaOH溶液,并加入SnCl2,加热到50~90℃搅拌继续反应;加入2,3,5,6‑四氨基吡啶盐酸盐水溶液,调节体系pH至中性,继续在50~90℃条件下反应,至析出黄色沉淀物,沉淀经在氮气氛围下过滤、洗涤,氮气吹干,真空干燥后得到TD盐;第二步,在氮气保护下,向反应器中加入多聚磷酸、五氧化二磷、锡粉及第一步得到的TD盐,搅拌均匀,将温度升至100℃,保持1h,再升温至140℃,保持2h,最后升温至180℃,保持1h,在不引入空气的前提下,补加少量2,3,5,6‑四氨基吡啶,维持温度在180℃,保持0.5~1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水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后得到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4101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体车的底盘连接机构
- 下一篇: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