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JC算法的热障涂层界面氧化失效可靠性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2934.4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郭进伟;朱旺;周益春;蔡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薄观玖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JC算法的热障涂层界面氧化失效可靠性评估方法,属于热障涂层材料的可靠性分析技术领域。建立热障涂层的失效准则确立其极限状态方程,分析状态方程中各参量的随机统计特性;设定各参量的初始验算点,将功能函数在验算点进行一阶泰勒展开,迭代计算出最优验算点,输出该失效模式的一阶失效概率;当功能函数非线性程度较高时,将功能函数在验算点处进行二阶泰勒展开,计算二阶失效概率;拟合失效概率和各参量的二次函数,计算各参量的敏感性因子。本发明借鉴工程可靠性分析的JC算法,能够简单、快速、定量地评估热障涂层的可靠性,还可根据敏感性因子来分析各参量对热障涂层失效的影响程度,对热障涂层的可靠性评估具有重大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jc 算法 热障 涂层 界面 氧化 失效 可靠性 评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JC算法的热障涂层界面氧化失效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热障涂层的主要失效模式,建立失效准则;步骤二:根据失效准则建立极限状态方程:Z=gX(X1,X2,…,Xn)=0 (1)其中,Z=gX(X1,X2,…,Xn)为功能函数,Xi(i=1,2,…,n)为影响热障涂层失效的参量;步骤三:确定各参量Xi(i=1,2,...n)的随机统计特性,包括其分布函数类型,平均值和标准差;步骤四:假设各参量Xi(i=1,2,…,n)的设计验算点p*的初始值为x * = x 1 * x 2 * . . . x n * T , ]]> 一般可取其平均值:x * = μ 1 * μ 2 * . . . μ n * T - - - ( 2 ) ]]> 其中,
为各参量Xi(i=1,2,…,n)的平均值;步骤五:对非正态分布参量Xi(i=1,2,…,n),需要进行当量正态化处理,并用当量正态化Xi'的平均值
和标准差
替换对应Xi的平均值
和标准差
:μ X i ′ = x i * - Φ - 1 [ F X i ( x i * ) ] σ X i ′ - - - ( 3 ) ]]>
其中,
为非正态分布参量Xi(i=1,2,…n)的分布函数,
为其逆函数,
为非正态分布参量Xi(i=1,2,…n)的概率密度函数;步骤六:求出各参量Xi(i=1,2,…,n)的灵敏度系数cosθxi:cos θ Xi = - ∂ g X ( x * ) ∂ X i σ x i ′ Σ i = 1 n [ ∂ g X ( x * ) ∂ X i σ x i ′ ] 2 - - - ( 5 ) ]]> 其中,
为功能函数Z=gX(X1,X2,…,Xn)在验算点x*处对Xi的一阶偏导数,
为当量正态分布参量Xi'的标准差;步骤七:将功能函数Z=gX(X1,X2,…,Xn)在验算点x*处进行一阶泰勒级数展开并取至一次项,求出可靠指标β:β = μ z L σ z L = g X ( x 1 * , x 2 * , . . . , x n * ) + Σ i = 1 n ∂ g X ( x * ) ∂ X i ( μ X i ′ - x i * ) Σ i = 1 n [ ∂ g X ( x * ) ∂ X i σ x i ′ ] 2 - - - ( 6 ) ]]> 其中,可靠指标β表示在标准正态空间中,原点到极限状态曲线的最短距离,
为功能函数在验算点x*处的一阶泰勒展开式的平均值,
为其标准差;步骤八:由上述β和cosθxi可得到新的验算点x*,其坐标为:x i * = μ X i + βσ X i cos θ . - - - ( 7 ) ]]> 其中,
为参量Xi的平均值,β为可靠指标,
为参量Xi的标准差,
为参量Xi的灵敏度系数;步骤九:以新的
重复步骤四~步骤八,直至前后两次的||x*||<ε,ε为设置的允许误差精度,则热障涂层的一阶失效概率:pf=Φ(-β) (8)其中,β为可靠指标,Φ(-β)为-β的标准正态分布函数;步骤十:当功能函数的非线性程度较高时,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计算单位向量αY:α Y = α Y 1 α Y 2 . . . α Yn T = - ▿ g Y ( y * ) | | ▿ g Y ( y * ) | | - - - ( 9 ) ]]> 其中,▽gY(y*)为在标准正态空间变量Y空间下,功能函数Z=gY(Y1,Y2,...Yn)在验算点y*处的一阶偏导数,变量X空间和标准正态变量Y空间的转化关系为![]()
α Yi = - ∂ g Y ( y * ) ∂ Y i / | | ▿ g Y ( y * ) | | ( i = 1,2 , . . . n ) , ]]>| | ▿ g Y ( y * ) | | = Σ i = 1 n ( ∂ g Y ( y * ) ∂ Y i ) 2 ; ]]> 步骤十一:以αY作为第n列向量用正交规范化处理技术构造一个正交矩阵H;步骤十二:利用式(10)计算矩阵Q:Q = - ▿ 2 g Y ( y * ) | | ▿ g Y ( y * ) | | - - - ( 10 ) ]]> 其中,▽2gY(y*)为在标准正态变量Y空间下,功能函数Z=gY(Y1,Y2,…,Yn)在验算点y*处的二阶偏导数,| | ▿ g Y ( y * ) | | = Σ i = 1 n ( ∂ g Y ( y * ) ∂ Y i ) 2 ; ]]> 步骤十三:利用式(11)计算热障涂层的二阶失效概率pfQ:p fQ ≈ Φ ( - β ) det [ I - β ( H T QH ) n - 1 ] - - - ( 11 ) ]]> 其中,Φ(-β)为-β的标准正态分布函数,det[Ι-β(HTQH)n-1]为矩阵[Ι-β(HTQH)n-1]的行列式;步骤十四:假定计算出的失效概率pF表示为某一参量x的二次函数:pF=ax2+bx+c (12)其中,pF为步骤九中的pf或步骤十三中的pfQ;步骤十五:对(xi,pFi),i=1,2,3,4,5进行加权最小平方回归,拟合二次函数式(13),相应的加权因子为( ∂ 1 , ∂ 2 , ∂ 3 , ∂ 4 , ∂ 5 ) = ( 1,2,4 , 2,1 ) ; ]]> 其中,(xi),i=1,2,3,4,5为该参量取5个不同的值,pFi为对应各xi的失效概率,x3为敏感性分析参考点;步骤十六:计算该参量x的敏感性因子:w p x = | ∂ p F ∂ x | x = x r | × x r p Fr × p x r ≈ | 2 ax r + b | × x r p Fr × p - - - ( 13 ) ]]> 其中,xr对应敏感性分析参考点x3,a为二次函数式(12)的二次项系数,b为二次函数式(12)的一次项系数,
为x偏离xr的概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4293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浅槽刮板重介质分选机排矸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水涤筛选式洗煤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