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结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4703.7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平;漏佳伟;岑沛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29/22 | 分类号: | C07C229/22;C07C227/42;C07C227/18;C07F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结晶方法。含5-氨基乙酰丙酸盐的发酵液或其他含5-氨基乙酰丙酸盐的溶液,经离子交换除去阴离子和部分杂质后,按照1∶1至1.2∶1的摩尔比磷酸,得到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溶液。该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溶液经过脱色、过滤,真空浓缩至400~600g/l。将浓缩液在搅拌条件下逐渐降温,搅拌转速为50~200rpm,降温速率控制在10~15℃/h,当溶液中出现晶核时停止搅拌,恒温养晶1~2h,继续搅拌降温至-5℃至0℃,将所得晶体过滤分离,于50~70℃以下干燥,最终得到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结晶。整个过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从而避免了溶剂残留问题,有利于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乙酰 丙酸 磷酸盐 结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质量浓度为400~600 g/L的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粗水溶液,该步骤通过以下子步骤来实现:(1.1)将5‑氨基乙酰丙酸的发酵液经过陶瓷膜微滤除去菌体,获得发酵清液;或者将5‑氨基乙酰丙酸的盐溶解并稀释至5‑氨基乙酰丙酸的浓度为0.1M,得到5‑氨基乙酰丙酸盐的稀溶液;(1.2)将步骤1.1获得的发酵清液或5‑氨基乙酰丙酸盐的稀溶液通过氢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使5‑氨基乙酰丙酸被吸附在树脂上,用去离子水洗涤树脂,除去杂质,再用碱液解吸5‑氨基乙酰丙酸,获得解吸液;(1.3)在获得的解吸液中加入磷酸酸化,使解吸液pH值达到2.8~3.2;(1.4)在解吸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粉末活性炭,常温搅拌脱色30~60min,过滤,得到无色澄清的滤液;(1.5)将滤液在65~70℃下真空浓缩至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浓度达到400~600g/L,获得65~70℃质量浓度为400~600 g/L 的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粗水溶液;(2)将步骤1制得的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粗水溶液在搅拌条件下逐渐降温,搅拌转速为50~200 rpm,结晶过程的降温速率控制在10~15 ℃/h,搅拌1‑3h有晶核出现时停止搅拌,恒温养晶1~2 h,继续搅拌降温至‑5~0℃;将所得晶体分离,固体在65℃以下真空干燥2~6 h得到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结晶;(3)将分离后的液体按步骤1.2‑1.5以及步骤2操作,得到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二次结晶; (4)合并步骤2获得的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结晶和步骤3获得的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二次结晶,得到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447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